更新时间:2018-12-16 22:57作者:才子老师
(三)加快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大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推动重点地区快速发展,支持民族地区跨越发展,扶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构建各具特色、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全面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强化成都发展核心,加快建设沿长江、成绵乐、成资内渝、成南遂渝、渝广达发展带,深入推进川渝合作,建设国家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内陆开发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构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全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推进中国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充分发挥攀西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发展潜力。大力推进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发展振兴,突出发展产业、扩大就业和扶贫帮困,加强生态修复和治理,不断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大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充分发挥四川的科教资源优势,走创新驱动之路,建设创新型四川。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强化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动产学研融合。集中力量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努力在制约发展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掌握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大力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围绕转化应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搭建起科技成果对接市场需求的有效平台,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推动一批重点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并产业化。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企业,支持绵阳国家科技城建设。探索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新机制,形成军工科技与民品发展相互促进的格局。完善支持创新的政策体系,大力培育和引进创新型人才、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营造有利于创新创造的环境。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
党和政府的全部工作必须以实现人民富裕幸福为根本目标,更好地为各族人民谋福祉。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促进公平正义,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治理模式,形成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
(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民生政府。这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必然要求。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党委、政府工作的基本职责,坚持实施民生工程,突出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满足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职能重心,强化政府公共职能,向群众提供更多更优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注重发展民生经济,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主要投向,加大民生投入。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绩考核评价的重要取向,完善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