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1-27 08:04作者:才子老师
作为政府直属机构之一,参事室的运作普通百姓知之甚少。但进出此地的人却大有来头,或政界高层、或学界翘楚。长期以来,能成为政府“高参”的,可谓壁垒森严,设置了许多高门槛,好像没有这些条件就不具备管理国家的资格。诸如学历、身份、职业甚至年龄、地域等等,达不到其中的某一项标准就休想理直气壮地成为一个被认可的正规政府参事。在全国,这种政府参事高端化似乎成为参事选聘的一条不成文规则,埋没了不少民间智者,同时也让某些出台的政府政策屡遭“拍砖”。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布衣参事”的一个特点就是草根化,能够零距离了解民情民意。他们是民生的“温度计”,也是群众身边的“意见箱”。百姓生活到底有哪些现实困难,市政工程如何规划才能皆大欢喜,城市管理还存在哪些短板,通过“布衣参事”等民间触角摸清这些问题,相关决策才会更有准头,减少失误和偏差。
选聘“布衣参事”是一项制度性进步,其做法值得鼓励,其效果也值得期待。因此,为了更好地保障制度的运行,以及使制度设计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保证“草根性”,应当做到,在选聘程序上必须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防止操作异化成为上升途径。
请结合给定资料,谈谈你对“‘布衣参事’让决策更接地气”这句话的理解。
要求:分析全面准确,条理清楚,不超过2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