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邓小平有感---我们敬爱的伟大领袖(6)
更新时间:2018-12-04 11:40作者:三水老师
力。这是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最主要的误解,也是最主要的教训。邓小平同志恢复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认识,指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是为共产主义奠定物质基础,因此一定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扭住不放,顽固一点,毫不动摇"。他反复阐发这个道理,使中国人民打牢了这个认识,形成全国上下谋发展、搞建设的强烈意识和持久热情。这是中国经济能够强劲持续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
过去一直都认为,计划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最主要的标志之一,而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以致形成影响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体制障碍。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说出了老祖宗从来没有说过的新话。
这一大胆突破和后来的成功实践,使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活跃和丰富了起来,迅速发展了起来。他在这一问题上的果断决策,为中国赢得了时间和战略主动。
这是邓小平在社会主义问题上最重大的理论创新和贡献。
过去对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一直认为程度越高,越能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于是搞了人民公社,批判资产阶级法权,实际上是不切实际地照搬了马克思对未来社会高级阶段的预测。由于革命者对理想社会的渴求,希望尽快干成共产主义,相信实现共产主义并不是很遥远的事情,前苏联共产党甚至曾提出要在1980年就建成共产主义。这是我们犯急躁冒进错误的主要原因。邓小平同志把我们拉回到现实中,强调中国目前只是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这一阶段就要经过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我们思考一切问题、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建立了这样的认识,为我们进行一系列的重大改革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过去曾经固守僵化的经济和政治管理体制,把这种体制等同于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需要不断调整和改革的社会,从对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意义上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对改革的作用和意义作这样高的评价,过去是没有的。他同时强调,在今天的国际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对外开放,从而打破了国际上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封锁,改变了过去那种封闭或半封闭的状态,使中国能够敏锐地了解到世界上的各种信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形成了从未有过的开放局面。这在社会主义的历史上也是没有过的。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征,是中国经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