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1-15 21:57作者:李天扬老师
二是官僚习气作祟,缺乏为民服务意识。群众反映,在某些窗口行业,“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老问题仍未得到根治,特别是在基层更为普遍。有的管理环节繁杂,程序模糊不清;有的推诿扯皮,服务态度冷淡生硬;有的随意增设门槛,甚至“吃拿卡要”、故意刁难群众。有群众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发表网评称:“这些事情大部分都是小事,但暴露出来的问题应当引起党和政府的深思和忧虑,老百姓都在为党内有这些害群之马而汗颜!”
三是“三公经费”审批管理随意性大,监督不到位。群众反映,“三公经费”支出是一笔大数目,但其审批管理过程不够透明,老百姓难以进行监督。尽管有些部门和单位已经向社会公开了决算报告,但公众对很多项目和用语表示看不懂。一些专家学者认为,现在,从中央到地方,都大力提倡晒“三公”,“三公经费”公开的做法总体还是受到群众认可的,但个别地方落实、监督仍然不到位,有的甚至引起了群众猜疑。
四是一些相关制度可操作性不强、约束力不够。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各地区各部门也都相应制定了实施细则。但在群众看来,一些制度的制定往往是“闭门造车”,可操作性不强。一些基层职工反映,改进作风的制度看似汇成了册,但反映不出本单位本部门特点,没有切中要害。还有的制度缺乏程序性设计,执行中弹性过大,难以做到刚性约束。这样的制度再多也是一种应景,不可能建立起长效机制,最终还会让“四风”问题出现反弹。
五是一些干部群众对不正之风“容忍度”较高,“潜规则”盛行。群众普遍认为,“四风”问题由来已久,多年来整治未绝的“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已经成为一种“潜规则”,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之中。一些基层群众也反映,只要不直接侵害自己利益,对一些“四风”问题往往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还有群众反映,老百姓面对这种“潜规则”其实也是无可奈何,而且还是受害者,但因无力解决这些现实问题,自己也只能是“随大流”。
群众对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反对“四风”提了一些建议和要求
第一,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法制化。制度创新是作风建设的治本之策。要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使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正“四风”与法律、制度对接,用法律和制度的手段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当前特别是要完善并严格执行财务核准制度,将“三公经费”开支系统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加强“三公经费”审批、指标控制和报销管理,严格控制和压缩“三公经费”,稳步推进“三公经费”支出公开,督促职能部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