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0-05 23:23作者:才子老师
所谓短板,既有通常意义上的水利、重大基础设施等硬件之短,又有产权制度、简政放权、投资体系建设等制度设计的软件之短。相较而言,前者堪称“速效救心丸”,能在短期内改善民生、提振投资增速、稳定经济增长,而后者则是长期发展的基础,虽然看似“软”功夫,但却成为前者能够高效实践、高效产出的基础。下面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最新解放思想找短板齐心协力补短板心得体会范文,欢迎阅读!
然而,不是所有问题都可以戴上短板这顶“帽子”。补短板,不是不加区分,更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只有那些事关全局性、长期性、基础性、根本性,以往又做得不够的工作,才能归入“补短板”的范畴。因此,补短板需要抓主要矛盾、看主要方面。比如,面对经济新常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存在短板,因此要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是短板,因此要加强精准扶贫;面对平安中国建设,网络安全存在短板,因此要提高安全意识、开展专项整治。
对待短板,还应坚持辩证的眼光。一方面,短板尽管不能包罗万象,却又无处不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都存在短板,不同地区也各有其短板,经济发达地区亦无法避免。比如“北上广深”正经历大城市病,暴露出的短板不在少数。另一方面,尽管短板意味着“落后”“不足”,但又常常积蓄着“后发优势”。只要抓住主要矛盾,精准发力,也可弯道超车。比如20世纪以来我国科学技术一度落后,但通过培育创新理念,并以航空等重大领域的技术突破为支点,科技领域的超越似乎已在眼前。
正确认识短板,是为了补齐短板。首先,要用科学的态度定标和对标。这个标准既要接天线,又要接地气,更要从各地实际出发,讲究高质量、均衡性。高质量包括经济结构高质量、社会治理高质量、自然环境高质量、政治生态高质量。而均衡性,则指更加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协调、可持续。同时,要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查补工作中的短板,更要增强补短板意识,主动查找问题,积极提供方案,避免新官不理旧账,杜绝将问题抛给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