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0-25 16:58作者:王华老师
坚持了市场取向的改革
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之所以取得今天如此巨大的发展成就,是因为邓小平启动了中国的改革。但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改革从始至终都坚持了市场取向的改革,坚定不移地走了一条市场主导的改革路线。这是中国改革成果卓著的另一个关键原因。
从改革一开始,中国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要搞商品经济,后来又意识到要搞市场经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与制度。中国一方面推进市场经济,但同时也没有彻底将计划体制与制度的东西全盘否定,而是让新、旧两种体制和制度共存,并使这两方面尽可能发挥相互补充的作用,即通过推行渐进式改革,逐渐在动态过程中使计划与市场达到一种比较均衡的状态。这样既推进了改革,又维护了社会稳定。
经过40年的努力,中国的市场取向的改革得到了不断深化,因此目前中国提的口号是深化改革,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即使是根据美国传统基金会的经济自由度指数来衡量,中国总体的经济自由度也是不断提高的。目前在中国,人们对市场取向改革的方向已经没有异议了,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只要坚持这一点,中国的改革事业就会越做越好。
推进了融入全球的开放
中国取得今天的成就,也得益于与其他国家的友好交往,得益于中国的对外开放。中国迄今为止的开放,大致经历了三大浪潮的推进与发展:第一个大浪潮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90年代的开放浪潮,主要目的就是引进外国直接投资,投资于中国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工业项目。中国沿海的广东、福建、上海等地依托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人文条件,发展最快。以广东为例,由于临近香港,而且许多香港人原本就与广东不少地区的人存在亲缘和血缘关系,因此通过“三来一补”方式,许多香港人到广东投资办厂,建立了大量的工业开发区,使许多村庄很快转变为全球的制造基地,譬如说东莞就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基地。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进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达到高峰,基本上确定了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
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二个大的浪潮出现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一直到2012年左右。中国在这段时期主要完成了两大重要任务:一是实现了中国的贸易与投资规则与世界的对接,主要是与西方发达国家规则的对接,使世界可以更好地接纳中国;二是更好地实现了中国与世界在价值链上的对接,使中国逐渐成为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离不开中国。经过这10多年从这两个方面的对接,中国制造业的真实价值得到了验证和体现,结果是中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了很大提升。作为重要的结果之一,中国制造业的增加值超过了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大国;作为另一个重要的结果,中国的GDP总量也同时超过了日本的GDP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