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9-13 14:43作者:王新老师
篇九
今年**月份,我利用回老家探亲休假的机会,在农村进行了一次走访调查。从调查情况看,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农村经济取得巨大发展,农民收入连续多年以两位数速度高速增长,农民的日子越过越殷实。
下面,我通过对改革开放前后,农民在衣食住行、文化生活和交通通讯三个方面的简单对比,结合亲身经历,简要地谈一下我的切身感受。
一是“衣食住行”方面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前,农民一般是穿手工制作的布鞋、手工缝制的衣服。那个时候,男青年找对象时的一个基本条件,就是要求女方“会纳鞋底、会做衣服”。除了逢年过节、出席婚礼之类的重要场合,有新衣服都舍不得穿。在那个时期,单从穿着打扮上,你就可以很直观地分辨出,谁是城里人,谁是农村人。
上世纪70年代,一家人一年到头攒不下四五尺布票,父母买了布,请裁缝做一件衣服,老大穿两年交给老二,老二穿两年再交给老三,所以,那时家中最小的孩子基本上没有穿过不打补丁的衣服。
到九十年代初,农民的衣着打扮已经是发生很大改变,由“追求穿暖”逐步向“追求穿好”方面转变。条件好一些的农村,青年人在讲究款式、追求时尚方面,丝毫也不亚于城里人。从这个时期开始,单从穿着打扮上,就看不出城乡差别来了。
“民以食为天”。七十年代之前,农民最大愿望就是能够填饱肚子。那时候,对于一般农民家庭来讲,一年下来,半数以上时间是以“地瓜煎饼”为主食,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上白面馒头。所以啊,现在的年轻人都说烤红薯好吃、煮玉米棒子好吃,可是无论多么香,多么甜,我都不感兴趣。为什么呀?小时候实在是吃腻了、吃厌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逐渐解决了填饱肚子的问题。近年来,随着农民收入的稳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吃得饱,还越来越讲究吃得有营养、吃得安全、吃得健康。
“富不富,看房子”。农民在解决温饱之后,就开始逐步改善居住条件。农民的居住要求,从“冬天不透风,夏天不漏雨”向讲究居住的舒适性方面转变。归纳起来,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住房条件发生了两个显著变化。一个是房子质量有了显著提高。六、七十年代的农村,90%以上的农民住的是土坯房。改革开放后的八、九十年代,农民的房子逐步换成砖瓦房。近几年,结合村庄改造统一规划,新建住房样子很别致、气派,内部还进行了装修。二是居住地点逐步向小城镇集中,一些通过经商、办企业、打工富裕起来的农民,搬迁到城市居住,村里只剩下舍不得离开的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