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7-20 16:29作者:王华老师
篇二
一个新的航程,唯有全体成员担当拼搏,方能到达光辉的彼岸;一场新的长征,唯有全体将士跋涉奋进,才能走到胜利的终点。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宏伟蓝图,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个新的航程、一场新的长征。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需要新作为。近日,中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思想教育、用人导向、考核评价、容错纠错、能力素质、关心关爱干部、凝聚合力等七个方面,对干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心理上关怀,让广大干部安心、安身、安业。《意见》暖心、贴心,体现了党对干部的关心,有利于推动党员干部心情舒畅、增强信心、坚定决心,进一步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路上的奋进者。
让想为敢为者不担心,干得能安心。现实中不乏这样的干部,他们对事业一片丹心,想干事、能干事,有敢闯敢试的锐气,敢想敢干的魄力,勇于打破阻碍前行的条条框框,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不失为改革的先锋、创业的闯将。但也不乏这样的干部,他们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改革发展中的“硬骨头”,瞻前顾后,畏首畏尾,有的是不想为不愿为,有的是想为而不敢为,存在“怕、等、让”等心理。所谓“怕”,就是怕“摸石头”摸错了路,怕啃“硬骨头”啃掉了牙,怕犯了错误被追责丢帽,怕得罪了人引火烧身,因而畏葸不前,不冒头不干事;所谓“等”,就是干工作存在观望思想,没有上级指示的,没有领导背书的,没有文件规定的一律不做,求稳不求进;所谓“让”,就是让别人先干、先闯、先试,自己再择机而动。这样的干部缺乏“敢”的精神,虽然减少了犯错出错、挨批被骂的几率,但这样的干部多了将极大贻误党的事业。《意见》提出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改革创新、推进发展中的失误错误,明确界定“三个区分开来”,不仅为敢为者保驾护航,也有利于消除想为者的担心和顾虑,促使其变成敢为者。
让能为善为者不寒心,干得有信心。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好干部标准,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规范选人用人制度,一大批德才兼备、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但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仍然存在任人不唯贤的现象,看关系不看能力、讲背景不讲政绩,导致一些在本职岗位上埋头苦干、能为善为的“老黄牛”长期原地打转,干活有份,提拔无门,流汗又流泪,着实让人寒心。此次中办《意见》就明确强调,要大力选拔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干部。“坚持优者上”“让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并强调充分发挥干部考核评价的激励鞭策作用,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切实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意见》鲜明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有利于激发能为善为者干事创业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