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碧绿凝 一级教师 2021-03-25 16:42
孩子升入初中之后,很多初中的家长会惊奇地发现:孩子的学习成绩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来成绩并不是很好的孩子,突然之间成绩就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原来成绩很好的孩子,突然之间成绩会下滑一大截。 的确,升入初中之后,大多数孩子的学习成绩都会发生或上或下的变化,并且这些变化会直接影响他们中考时的成绩。初中,是孩子学习成绩的突变期,到了初二下半学期,孩子的学习成绩便基本上定型了。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 首先,一些孩子升入初一之后,学习成绩突然之间提升了很多,这是因为他们把初一当作一个新的开端,在初一这个新的起跑线上加快了速度,所以跑出了比别人优秀的成绩。当然,能够抓住初一这个新起跑线的孩子并不是很多。 其次,大多数的孩子在初中成绩会大幅度的下降。孩子的学习成绩之所以会在初中时大幅度下降,这是因为初中的学习与小学学习有很大的不同。整个初中时期都可以称作是从小学到高中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孩子将要学习的内容、学习方法,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等,都将发生很大的变化。这时,孩子是否能适应以及适应速度的快慢等,都将能够引起孩子成绩的突变。 总结了一下,说初中是孩子学习成绩的突变期,有以下几点原因: 1.初中的学习内容逐步深化,很多孩子不能完全适应 小学期间,孩子的学习内容比较简单,主要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等基本课程。老师的教学方法也以重复教学为主,便于孩子理解和记忆。 但到了初中,孩子的学习内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习的课目逐渐增加,内容也逐步加深。语文、数学、英语这些小学曾经学过的科目,由直观的、零碎的知识点变成了更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 同时,到了初二,物理、化学等科目也相继开设,历史、地理、生物等人文社科知识也成为重要的学习内容。这些科目对于初中的孩子来说,都必需要掌握,这就使孩子学业上的负担大大增加了。而且老师的教学方法也越来越注重孩子能力的培养,除了要求孩子记忆大量的定义、原理等知识点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使得很多还处于小学学习思维中的孩子无法接受,因此学习成绩只能是大幅下降。 2.到了初中,孩子的成绩与所下的工夫已不再成正比 曾经遇到过很多初中的孩子,他们学习很刻苦,但学习成绩却总是不理想,而那些看起来并不很用功的孩子,却次次都能考高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也许大多数的家长会说,这两类孩子的智力有差距。的确,智力的差距确实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但很多教育学家的教育研究结果表明,因为智力因素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影响是非常小的,大约只占总因素的5%。 那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两类孩子之间成绩的差距呢?是学习方法的不同。初中与小学的学习方法是有很大差别的,在小学时,只要孩子认真去学、认真去记,仅靠重复记忆就可以取得好成绩。但到了初中却完全不同,它不仅需要孩子记忆,更需要孩子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把握知识之间的规律。因此,有些孩子由于能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习显得轻松自如而依旧学有余力;而有些孩子还在套用小学时的学习方法,所以越学越吃力,最后学习变成了孩子的负担,学习成绩只能是越来越下滑。 另外,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在初一,孩子所学的科目比小学时多出几门,在学习方法上就处于一种“爬陡坡”的状 态,“爬”上去的孩子在初二阶段的学习就会得心应手;没有“爬”上的孩子在初二阶段的学习就会力不从心,并且会因此受挫而失去学习的信心,造成学习上的恶性循环。 3.很多孩子不能改正小学时不良的学习习惯 在初中,孩子的学习成绩大幅度下滑,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孩子沿袭了在小学时的不良学习习惯。就拿考试时做题的速度来说,小学高年级考试内容用120分钟完成,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都是比较宽松的。因此孩子在考试时不会紧张,他们会慢慢地做题;而老师和家长也要求他们慢慢做,这样孩子就养成了“慢”的习惯。 一到初中,考试时间同样是120分钟,可是考试内容多了,难度大了,很多孩子都还不适应,到考试结束的铃声响了,试题才做了一半,考试成绩可想而知会有多差。其实孩子的这种“慢”的习惯不仅仅表现在考试中,在平常的学习中也会有很明显的表现,比如做作业慢、记笔记慢……这些都会成为孩子学习成绩下滑的隐患。另外,孩子在小学时沿袭下来的粗心、边学边玩等坏习惯,也将成为孩子学习的障碍,促使孩子的成绩下滑。 那么,在初中,家长应该如何预防和制止孩子学习成绩的滑坡呢? 1.热处理让孩子产生明确的学习目的 到了初中,孩子们一般都会有自己的爱好,女生喜欢收藏漂亮的首饰,男生迷上了手枪、汽车。在学校里,我们老师常把孩子们的这些“爱好”称为孩子的“热点”。大部分家长都会认为孩子的这些“热点”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因此家长们对这些东西十分反感,经常把孩子的这些东西锁起来、藏起来,或者干脆毁掉,并且还会很生气地教训孩子:“现在都上初中了,哪有时间玩这些东西,还不赶快去好好学习!” 但家长这样做不但没有使孩子好好学习,反而会使孩子怨恨家长。其实,我认为,对待孩子的“热点”,家长就要实行“热处理”。“热处理”不仅能使孩子心甘情愿地去学习,而且能使孩子明确为什么去学习。 对孩子的“热点”进行“热处理”,其实就是帮孩子确定学习目的的过程。到了初中,家长利用这种方式对孩子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不仅容易使孩子接受,而且不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当你的孩子出现痴迷的“热点”时,做家长的不要认为孩子是不务正业,而是要欣赏孩子的“热点”,并利用这种“热点”引导孩子明确学习的目的。家长们可以这样做:如果孩子痴迷漫画,家长可以告诉他:“为了将来能成为一名伟大的漫画家,现在就为画漫画打好科学知识的基础吧!”如果孩子对化妆很感兴趣,家长可以告诉他:“为了成为著名的形象设计师,那就从现在开始来增加自己的内涵吧!”如果孩子对武器很感兴趣,家长可以告诉他:“为了能够成为军事家,那就向着军校的目标迈进吧!” 2.帮孩子战胜惰性 到了初中,孩子学习成绩忽然下降,除了受环境的影响之外,与他们自身的惰性也有很大的关系。家长们应该有体会,这些初中的孩子只要在家,不是躺在床上,就是躺在沙发上;家长让他们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他们喊累;即使什么事情都不做,他们还是喊累…… 其实,初中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身体的第二个“迅速发育期”,身体的快速生长会消耗大量的能量,所以这些孩子经常会感觉到很累。同时,由于青春期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较差、意志力也正处于薄弱阶段,所以在学习方面,孩子很容易就会成为惰性的“俘虏”。 惰性不仅包括身体的懒惰,还包括思想的懒惰。身体的懒惰会使孩子慢慢忘记学习的目标、失去学习的动力;思想的懒惰会失孩子找不到初中学习的规律,丧失创造力。因此,在惰性的影响下,孩子的学习成绩会一天天下降。那做家长的应该如何帮助这些战胜惰性呢?一位家长这样介绍经验:上初中以来,孩子慢慢变懒了,为了帮助他战胜惰性,在我和他的商议下,我们决定制作一个作息时间表帮孩子克服惰性心理。这个作息时间表很详细,从早晨起床到晚上睡觉整天的安排都明确地标示出来。例如,每天的作息安排是这样的: 早晨 7:00——起床; 7:05~7:20——洗漱完毕; 7:20~7:35——吃早餐; 7:35——准时出家门,去学校; 晚上放学回家 6:00~6:45——看电视、玩; 6:45~7:20——吃饭,饭后把自己的碗筷收拾好; 7:30~9:30——写作业、看课外书,中间可以休息10分钟; 9:30~9:50——洗漱、洗澡; 10:00——准时睡觉。 家长们不妨也学学这位家长的做法——与孩子达成协议后,“拎”孩子起床。家长们这样做是不给“惰性”可乘之机,起床的时间到了,如果孩子头脑里到现的是“我是不是可以再多睡一会”,那孩子与“惰性”的“战争”就开始了。在这种情况下,哪方取胜就很难说了。但在时,如果家长不给“惰性”介入的机会,直接“拎”孩子起床,就这样坚持几天,孩子都会能够做到准时起床。 从起床这些小事做起,如果家长能够成功地帮孩子战胜“惰性”,那孩子的思想和行动就会便得积极起来,从而就能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学习了。孩子的学习态度积极起来,提高学习成绩就是很容易的事情了。 3.给孩子介绍科学的学习方法 到了初中,父母不应该过多地介入到孩子的学习中去了,但也不可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一点都不关注。到了初中,孩子的学习状况与小学相比有了很大的差异,孩子仅仅是埋头苦学并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这时,家长不妨给孩子介绍一些科学的学习方法。
展开全部
收起
尤韦柔
二级教师
1个回答
张乐咏
正高级教师
1个回答
张运浩
一级教师
1个回答
靳映真
高级教师
1个回答
冯昊天
一级教师
1个回答
刘向露
三级教师
1个回答
树冷松
一级教师
1个回答
冉英才
高级教师
1个回答
华雪瑶
正高级教师
1个回答
时水芸
高级教师
1个回答
赵文光
三级教师
1个回答
崔雪曼
二级教师
1个回答
张昊嘉
高级教师
1个回答
鞠盈盈
三级教师
1个回答
赵琦巧
二级教师
1个回答
崔雪曼 | 二级教师
隋莹然 | 一级教师
于思敏 | 三级教师
冯莉莉 | 高级教师
赵俊健 | 一级教师
张明辉 | 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