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7-26 21:12作者:王新老师
据石为忝提供的自查报告显示,其所在分行重点对2016年9月30日存续及2016年5月17日至9月30日新发生的同业存款、同业借款、同业代付、买入返售(卖出回购)和同业投资业务的合规性开展了自查。
但落实到报告上的内容却有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其实这个自查报告有对内和对外的两份报告。”石为忝表示
记者发现,在其提供的对外报告(提交给监管层的)中显示,2016年5月17日至9月30日新发生的买入返售其他资产业务0笔,规模为0。
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在这个时间段里,买入返售业务还在做,有几笔没有在自查报告里体现。据我所知,截至2016年9月30日,我们银行买入返售资产业务仍存有40余笔,规模为500亿元左右,其中存续项目20余笔,存续余额为300亿元。”石为忝表示。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在资金池项下均有新项目投放。
“从我这边拿到的数据来看,资金池项目一共有20余笔,规模近100亿元,存续项目余额是60亿元,而在存续项目中,有很多是‘127号文’下发后投出的;另外,还有规模40亿元的资金是给北方地区某信托资金池项下新投出的项目。”石为忝透露。
石为忝表示,最主要的问题是“127号文”之后继续投了基础资产,而且没有按要求计提风险资产拨备计提。
“银监局的自查报表里有计提和拨备比例,要银行自行上报。但很多银行都不写,避重就轻。比如非标房地产本应计提100%的风险权重,但部分银行只计提25%,直接降低了风险资产占用,提高了利润。”石为忝表示。
同业违规操作仍在进行
事实上,同业违规操作并没有结束。
“其实杜绝同业违规几乎不可能,比如宁夏邮储还在出同业存款1年期、同业借款2—3年期以及1—5年的协议存款等,并且长期收同业理财1年期以上的产品,很多银行继续通过借道保险资管计划虚增协议存款,达到增加一般性存款的目的。”刘丙坤表示。
而石为忝则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今年7月份监管层对此进行了一轮调研,此次专项检查要求全面铺开肯定是监管层注意到部分银行仍存在违规行为,同业套利仍存在。
业内人士称,目前少数银行还在操作的同业模式主要是“委托定向投资”和“T+D模式”这两种。其中,委托定向投资模式对于委托行计入应收款项类投资,不占用信贷额度,不会加大存贷比压力,也不会提升拨备计提的要求。而受托行只发挥通道作用,属于表外业务,不占用资本不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