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6-30 17:08作者:王新老师
(二)提高本领练“做”功。“做”是学习教育的落脚点、着眼点。如何“做”?我强调三点。一是激发“做”的动力。动力来自责任,来自担当,来自心态。孔子说:“事思敬”、“敬事而信”。以恭敬、严肃、认真态度去做事,是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基本为人规范。当前,履职尽责督促检查工作正在进行“回头看”,这是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的深入和拓展。因此,全体党员干部既要严于修身,讲纪律守规矩,清正廉洁不出事;还要履职尽责,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干成事。要保持昂扬的斗志。精神状态昂扬,就会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就会把心思往工作上想,把劲头往工作上使,把力气往工作上用。当前,我院发展进入新常态,“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既为医院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也对做好医院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是机遇更是挑战,是压力更是动力,越是这个时候,越是需要更多责任和担当,要用动力唤起责任,用动力创造奇迹,用动力成就事业。二是把握“做”的标准。要想做成事,就要立合格的标尺标杆,划做人做事的底线。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清正廉洁是底线,鼓实劲、办实事、求实效,是党员干部应有的政治品德和精神风貌。通过学习教育,要对标找差,以知促行,弄清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切实改正自身的问题和不足,真正成为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干部。三是提升“做”的能力。在“做”上下功夫,光有满腔的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有过硬的工作本领,消除本领恐慌。岗位需要技能,干事需要本领,创新需要才华。当下医学技术突飞猛进,作为一名医疗战线的党员干部,一定要认清新形势,把握新常态,适应新要求,切实树立紧迫感和忧患意识,勇于自己与自己较劲,要站在更高的起点和层次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强势发展;要勤于学习,勇于实践,善于总结,敢于创新,不断提升自身医疗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成为服务病人的行家里手,力求在解决医院重大问题、深层次问题上求突破。
(三)提升能力赛“硬”功。“硬”功在强,在难以修炼。今天,我要求大家做好三项比赛准备。一是赛一种精神,“工匠精神”。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工匠精神”,让人耳目一新。“工匠精神”的内涵,实质就是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严谨,一丝不苟,不投机取巧,不达要求不罢休;耐心,专注,坚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专业,敬业,其他同行无法匹敌。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长期倡导的“劳模精神”与工匠精神在内核上是相通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精益求精、大医精成、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甘于奉献,都是其必备的气质与品质。今天,我们呼唤并弘扬“工匠精神”,而我们的身边就有市劳模姚爱香、李云,也有省劳模陈辉平、陈斌、张松柏等,标杆就在身边,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让“工匠精神”如涓流入海,在党员干部中形成共鸣,在医院汇成共识。二是赛一种奉献,无私奉献。奉献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是一种不求回报的付出与给予。纵观古今中外,无论什么时代、什么国度,奉献精神之所以始终能够熠熠生辉,就是因为它已经成为人类社会进步和自身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深切地感到,提倡奉献和奉献精神,绝不是陈年老调,也绝不是空洞高调,千百年来,我们医务工作者正是秉承人道主义精神,在救死扶伤中谱写了一曲曲永载史册的奉献之歌。医学大家裘法祖杏林行走65载,毕其一生献给了医疗事业,被尊称为“医学泰斗”、“外科之父”;南丁格尔以其最高贵的奉献精神,把她的一生献给了护理事业。他们把奉献精神诠释到完美与极致。在全国各族人民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奉献精神更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要求。在医院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倡导这种奉献精神,我们呼唤这种奉献精神,也希望这种精神在我院传承与发扬光大。三是赛一种坚守,职业坚守。去年的5.12国际护士节,我们表彰了在临床一线坚守30年的护士,共有20余名。这些护士从参加工作开始,一直坚守在临床一线,临近退休,也没有找组织调换岗位。“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说“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倒下,就让我倒在手术室里,那将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2016年1月,94岁的院士吴孟超带领助手成功地为一名患者切除了右肝巨大肿瘤。这就是吴孟超,一位虚怀若谷的科学大师、一位德艺双馨的先锋模范、一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坚强战士,他把职业坚守诠释得淋漓尽致。在医院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这种坚守,需要用职业坚守攀登医学高峰,需要用无私奉献闪耀道德光芒,需要用“工匠精神”树立医疗战线的一面旗帜。全体党员干部,要学先进当先进,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