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6-14 13:45作者:李天扬老师
4 从顺天高等学堂到“北京中学”
地安门外的那所顺天中学堂,在改为顺天高等学堂后,历经变迁。纵观其发展历程,它与河北省结下了深厚的渊源。
1914年顺天高等学堂更名为京兆公立第一中学,1925年更名为京兆公立高级中学校。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北京不再作为首都,因而更名为北平,但仍为特别市。第二年京兆公立高级中学校便更名为河北省立第十七中学。1933年更名为河北省立北平中学。日本占领北平时期,这里被更名为北京市高级中学,抗战胜利后恢复河北省立北平中学的名称。
1949年后,该校名又改为河北省立北京高级中学。1952年河北省立北京高级中学与河北北京师范学校初中部合并,更名为河北北京中学。这是“北京中学”这四个字第一次出现在历史舞台(2010年12月,经北京市政府批准,朝阳区政府主持承办了一所公立完全中学:北京中学)。当时,合并后的河北北京中学迁址至原顺天府衙门处。当年顺天府尹陈璧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倡议成立的这所学校最终以自己当年工作的场所作为校址,这也算是他和“北京中学”的一段缘分吧。
1972年河北北京中学归属权正式划归北京市,学校也更名为北京市第144中学。1979年,144中学撤销,部分144中学的原教职工调入在顺天高等学堂旧址处成立的地安门中学。如今地安门中学的校址为北京五中分校使用。
补白
其他中学的前世今生
在前文提到了,北京一中的前身即清代顺治年间设置的八旗官学。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八旗官学改称经正书院。次年戊戌政变书院制度被全面废除,于是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改设宗室觉罗八旗中学堂。1904年八旗中学堂升格为八旗高等学堂。民国初期,该校更名为京师公立第一中学校。至抗战爆发前后该校分为初中部和高中部,实行三三制学制。1949年4月,京师公立第一中学改名北京市第一中学,校名沿用至今。
北京二中的前身是创办于雍正二年(1724年)的左翼学堂。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将左翼学堂改为史家胡同第五小学堂。宣统二年(1910年)在原小学堂基础上创办左翼八旗中学堂。民国成立后更名为京师第二中学校。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二中已经倡导学生外出考察参观,而且在该学校内已经出现了类似今日学生会的组织,当时称为各班的班会,这些“班会”也就相当于各班的学生自治机关,而学校则有全校学生自治会。1951年,改为北京市第二中学。
北京三中的前身是正黄旗下辖的官立小学堂,宣统二年(1910年)改为右翼八旗中学堂。以对应东城的左翼八旗中学堂。1912年改为“京师公立第三中学校”,并搬至祖家街。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1913年曾就读于此。1950年10月学校改为北京市第三中学。
北京五中是这五所市公立学校中最年轻的一所。它创办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当时由京都市政公所组织创建的一座“平民中学”,专门招收家境贫寒无能力缴纳学费的孩子。当年其他公立学校每个学生每学期要缴纳十元学费,三元杂费,另有体育费两元、住宿费八元、图书费两元、制服费五元等,总计加起来对于贫苦人家来说确实是很大一笔开销。因此这所平民中学的设立,使得更多的普通民众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学校的首任校长蔡诗可先生,对待这些贫苦学生亲如父子。至今在北京五中校园内树立的蔡诗可校长纪念碑的碑文中,还有“公之教学也,不尚严厉,不事敷衍,对于学生一若家人父子,然循循善诱之”这样的内容。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