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2-03 11:20作者:三水老师
2014年9月,浙江作为全国高考改革试点省份之一,推出了全面的高考招生改革方案,并从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中新生开始,至2017年全面实施。
方案最大的亮点在于把选择权还给了学生,但同时也给高中教学、学校课程安排等方面带来了新的挑战。
新高考改革方案出台一年多,浙江对全省11个市的30所一级特色示范高中进行了巡查,并于日前发布了《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巡查报告》。选课走班如何管理?有没有赶进度搞“学考会战”?面对新高考,浙江省的这些学校和学生是否适应良好。
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成课改新亮点
浙江高考改革方案允许考生自主确定3门选考科目,选择学科的背后是选专业,其实就是在进行职业规划。为了让学生能对未来的专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需要学校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巡查发现,多数学校已建立了生涯规划教育制度,成立了生涯规划领导小组,制定学生三年生涯规划教育活动规划。部分校长还亲自担任授课教师,系统讲解新高考与学生生涯规划的关联性。
一些学校重视学生生涯体验,通过组织生涯社团、生涯实践周、生涯访谈等方式加强学生对未来职业的感官,为学生确定人生规划、明确选科选考提供了重要资源。
另一方面,新高考改革增加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这一环节,作为高校选拔录取学生时的参考条件,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不过,从此次巡查情况来看,部分学校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不够重视,没有制定符合本校的实施细化方案,对于学生数据的采集和保存也较为滞后。大部分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并开科目过多选修课程遭挤压
新高考给予每个学生2次高考选考的机会,2015年10月底,浙江进行了新高考首次学考选考。
部分学校为应对10月底的第一次高考选考加强了必修模块的教学,同时为了让学生更好体验,也逐步加开了生物、技术等课程,从而导致了本学期特别是10月底学考之前的一段时间内修习科目较多。
从巡查结果来看,并开科目超过8门是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问卷情况也反映了这一问题。有89.4%的高二学生表示自己本学期所学课程超过8门,其中有65.5%的学生共修习了11门学科。
并开科目过多除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也使学校的选修课程课时数遭到挤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