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1-28 22:05作者:李一老师
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已成为评价高等院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还是以专业学科为体系,注重对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尚未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个人发展为中心的教育体系。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职业生涯规划为突破口,在现有教育体系中注重把专业能力和成功素质有机结合起来,使大学生更具有竞争力和创造力。
(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目的在于寻找适合学生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合理匹配,体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它是个体对自己未来职业方向、未来发展道路的设计和实现职业目标的实施步骤,事关学生的一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回答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想干什么我适合干什么打算成为哪方面的人才打算在哪个领域成才等方面的问题。这样就使得职业生涯规划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有利于大学生明确人生使命,确定自我的人生奋斗目标,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使大学生成为学习型个人,自觉进行终身学习。这对于学生、学校和社会都是一件有益的事。
(四)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理性地认识、评价自己
高等学校重视和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有效地控制人才在市场上的流动状况,减少流动的无序性,使学生理性地评价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给自己一个理性、正确及相对准确的定位。这样不仅可以使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上的抢业盲目择业高违约率高就业成本等现象得到有效的控制,而且可以克服用人单位缺少想聘之才,学生无业可就的现象,让大学生能充分就业,使社会更加稳定和有序。
二、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
(一)大学生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模糊
由新浪网、北森测评网与《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共同实施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问卷调查显示,有近四成的大学生对自己目前的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还是满意的。但是,当把这种规划分解后,他们的选择就没有这么乐观了:仅有12%的人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和能力;18% 的人清楚自己职业发展面临的优势和劣势;清楚地知道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职业是什么的人只占16%。这种现象说明,大学生对自己及环境缺乏客观的分析及评价,造成对自己职业生涯规划判断上前后矛盾,表明大学生对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还不十分清楚,对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潜力的认识比较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