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1-28 22:05作者:王华老师
比如,写硕士毕业论文时,德国的大学在公式、参数方面要求很严格,论文只要做好即可。在中国,参数、公式无所谓,而论文却不能仅止于做好,答辩时必须提出某方面的创新点。
可是,哪有这么多创新点呢?强制性提出要求,创新就显得勉强,逼着学生在理论上抄袭或重复。刘宁说,这种论文能通过,是因为中国答辩不像德国人那么一板一眼,台下坐着的老师有时不一定很了解论文的背景,也愿意相信自己的学生,因此创新满堂红。
他告诉记者,德国的科研很注重实践,导师都是先在高校里有所成就,再去企业深造,然后回到高校。理论如果能应用于生产,解决工程难点,大家就很满足。德国在制造业的领先地位,正是在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中完成的。
而一些中国高校的学生和导师,距离实践很远,加之科研经费不充裕,做项目可能就沦为赚钱的手段。那些真正涉及科学前沿问题的项目,不仅要花很长时间,也挣不到钱。所以,除了一些有实力、有科研经费的‘大拿’,没人去做真正能够创新的项目。刘宁说。
刘宁认为,中国想要创新的欲望远强于别国,却恰恰提供不了好的自主创新的土壤。现实的无奈是,中国高校有时整个院系的运营都要靠这类项目来支撑,教授们靠自己的人脉或攀上企业才能获得项目机会。刘宁说,要改变这种现实,不是靠呼吁、靠发几个文件就可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