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9-07 21:56作者:王华老师
今天下午的最后一节班会课,老师给我们讲了植树节的来历:老师说,在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中山,至今还有一棵上百岁的檀香酸豆树,这是1883年,仅有17岁的孙中山从美国檀香山带回的酸豆树,并且亲自栽下,到现在,已经有100多年了。
讲完植树节的来历,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些污染环境的图片,有一张图片是一些鱼儿和青蛙,因为水源被污染了,而无法生存,导致死亡;还有一张图片看起来更加让人痛心:一群人高高的举起牌子,上面写着,不要污染,要生存!一张张图片看起来是多么的让人痛心啊!我想,当时在和我一起看图片的同学们,此时此刻,可能也有着和我一样的心情吧!
看完图片,老师又讲了保护环境的知识,还给我们搞了一个知识抢答,问我们一些跟保护环境的一些日子,比如世界无烟日、世界森林日、国际禁毒日……
下课铃响了,班会课也结束了。
上完班会课,我的感想就是我们应该像孙中山先生说的一样,多植树造林,保护水源,倡议大家都来植树,保护我们的家园,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
公历3月12日,是我国法定的植树节,也是我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逝世的日子。孙中山特别关注植树造林事业,并将之视作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来推动。1915年,正是在他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规定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民谚常说:“种树造林,莫过清明。”
1981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出《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规定凡是条件具备的地方,年满11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老弱病残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义务植树3棵至5棵,或者完成相应劳动量的育苗、管护和其他绿化任务。我们应该提倡把这项任务列入清明节活动的范围,并通过清明植树活动,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植树节是由内布拉斯加州发起的。19世纪以前,内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原,那里树木稀少,土地干燥,大风一起,满天黄沙,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国著名农学家朱利叶斯·斯特林·莫尔顿提议在内布拉斯加州规定植树节,动员人民有计划地植树造林。当时州农业局通过决议采纳了这一提议,并由州长亲自规定今后每年4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三为植树节。这一决定做出后,当年就植树上百万棵。此后的16年间,又先后植树6亿棵,终于使内布拉斯加州10万公顷的荒野变成了茂密的森林。为了表彰莫尔顿的功绩,1885年州议会正式规定以莫尔领先生的生日4月22日为每年的植树节,并放假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