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0-19 21:45作者:王新老师
(二)学校管理制度不健全
一些学校的后勤管理者素质较低,普遍未受过高等教育,学校对内控相关人员未形成一套关于训练、待遇、业绩考评及晋升的制度,未根据不同情况对他们进行适当的道德教育。这样,即使设立良好的内控也会因执行者的能力不足或道德败坏而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低素质的管理者即使全心全意为学校服务,也因他们的能力有限而无法真正地管理好学校。教育的滞后,使内部控制执行者的素质不协调;由于学校资金短缺,教育经费没有足够保障,从而职工素质得不到提高,形成恶性循环。
校长负责制未真正落实,缺乏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即使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校长制定了目标责任制,但在很大程度上校长的责任往往是象征性的,因此对他们无法构成压力。多数的学校领导人还不能负起相应的责任来,一旦出了问题仍由国家来承担损失。这样,学校的管理者可能基于利己动机而利用职权侵吞资产或大肆挥霍。为满足这种欲望,有些管理者不会重视内控的建设,甚至有意忽略或阻挠,反而又加重了学校制度的不健全,形成恶性循环。
教育手段软弱,重视思想品德、制度宣传的软性教育,而忽视对道德败坏、践踏法制者的硬性规定处罚教育,存在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的普遍现象。管理措施不力,对管理者、会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缺乏职业化系统管理,内部激励机制不够完善。
(三)会计控制制度执行缺乏力度
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手段,包括会计组织机构的设置、会计责权目标的制定与分解、会计人员素质和会计操作手段等。一些学校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执行情况差。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不力、考核和奖惩力度疲软,从而人为地削弱了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自觉性。一些学校虽有会计控制但还不够完善,会计人员兼做财务、统计工作,大量的工作事务使他们力不从心,会计信息质量也随之下降。会计人员不足,不能做到不相容职务分离,容易造成个人舞弊。所有权和管理权制约的失衡,使内部控制权责不清。至今,一些学校仍未形成一套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机制。实际上,所有权是缺位的或虚拟的,管理权得不到应有的控制,则会产生滥用职权、管理者牟取私利、独断专行等后果。这样,势必导致学校控制环境恶化,会计信息依需而做,内部审计不被重视等等。
(四)内部审计未能真正履行其应有的职能
学校内部审计的组建带有很浓厚的行政命令色彩,很难受到学校重视,内审人员有的甚至是由其他部门人员兼职,他们一般未经过专门培训,缺乏审计专业知识,这种情况下组建起来的内部审计很难发挥其应有作用。内部审计无法在地位上实现超然独立,其工作范围大大受限,也很难赢得威信。内部审计往往忽视了防错防弊这一职能,过分强调查错纠弊,这也是阻碍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重要思想因素。一些审计人员未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有些人将自己等同于领导的行为工具,使内部审计形同虚设。监督机制的弱化,使内部控制失效、不能产生压力。对审计的独立监督、公正职能未予以充分重视,审计未形成规范化、法制化和经常化。对查出问题的处罚,往往就事不就人,重人情而轻规定,执法的刚性被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