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6-04 12:46作者:王华老师
——实施新型农村警务机制“一村一警”包村联系制度。经过一年时间的强力推进,目前,全省1.5万余个行政村基本达到有一名驻村民警或包村联系民警定期进村,实现“村村有警”全覆盖,农村治安状况得到很大的改善,治安、刑事案件大幅下降。
——落实社会面整体防控机制。密织由4.9万个联网视频探头组成的“天网”,组织起12万余人的治安辅助力量,构建专群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的社会化治安防控体系……截至2015年10月底,直接破获各类刑事案件4200余起,全省“两抢一盗”等可防性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6.6%。
群众有没有获得感,是检验改革成败的重要标准。
2015年以来,安徽公安机关从户籍制度、“车驾管”制度、出入境管理、窗口服务等老百姓期盼的领域入手,积极推行“互联网+”服务模式等改革举措。截至2015年9月底,全省16个省辖市全部实施居住证制度,制发居住证57万余张;从9月1日起,在全国率先实行居民身份证异地受理办理工作;推出驾考改革8项措施;在窗口服务单位试行弹性工作制、错时工作制和预约工作制;安徽公安网省级“一站式”行政审批项目达41项……
鼓励“微创新”次第花开亮点纷呈
安徽省公安厅在顶层设计完成后,结合各地实际情况,不搞“一刀切”,鼓励“微创新”;各地公安机关主动作为、迅速投入,协同各方共同发力出招,多个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呈现出次第花开、亮点纷呈的局面。
2014年10月以来,合肥市公安局结合涉案财物管理系统,细化完善涉案财物从“入口”到“出口”一整套的管理流程和制度规范。目前,已建立13个涉案财物保管中心,建立了两级保管模式,并利用拍卖、变卖等手段,积极探索涉案财物管理新模式。
2014年以来,合肥市公安局推行警务创新“试验田”项目,开展“微改革”“微创新”,从规范涉案财物管理到完善合成作战机制,从重点问题专项整治到推进警务保障体系建设等多个方面,细划出39块“试验田”,通过“包产到户”“深耕细作”,解决制约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
规范警务辅助人员管理是全面深化公安改革7个方面的主要任务之一。淮南市公安局对此开展了有益的尝试。
2014年10月以来,淮南市公安局制定了《淮南市公安局辅警管理暂行办法》,对警务辅助人员的职责、义务和权利、待遇保障、教育培训、日常管理、考核奖惩等方面工作进行了规范,同时面向社会进行了公开招聘,目前警务辅助人员总人数达1500名。实行4个月后,警务辅助人员参加巡逻防范1.1万余人次,协助破刑事案件378起,查处治安案件1744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