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9-23 23:43作者:王新老师
3.管理岗位等级较低,人员晋升渠道狭窄。目前我区203家事业单位中正科级单位4家,副科级单位24家。根据《浙江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办法》规定,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按照事业单位的规格设置,单位领导岗位和内设机构领导岗位的数量按区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领导职数设置。因此全区管理七级岗位核编5人,八级岗位核编33人,大部分事业单位管理人员都在九级和十级岗位,缺少晋升空间,严重打击了管理人员尤其是年轻管理者的工作积极性。
4.“混编管理”影响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制度推行。由于事业单位规模大小不一,职责相互交叉,少数主管部门采取混编管理,“在编不在岗”现象制约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制度的推行。近年来,随着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和人事编制管理的进一步规范,“混编混岗”问题得到明显控制,但由于历史遗留和现实情况的复杂性,尤其是制度和人为因素的制约,使得这一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一些事业单位人员长期借调到行政机关,虽然缓解了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不足的矛盾,但也引发了事业单位部分职能因人手紧缺而无法发挥出来的现象。同时,还增加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制度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实际履行的难度。
三、深化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
1.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宣传力度。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是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关键环节,也是科学合理聘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打破岗位聘任终身制,激发创造活力的重要手段。各部门单位要统一思想,在深化人事制度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把岗位设置作为加强队伍建设、增强单位活力、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抓手,使各部门、各单位充分认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
2.优化岗位类别和等级设置比例结构。一是按照分类指导、分级管理要求,进一步明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结构比例管理权限,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根据各自工作职责,加强协调、沟通和配合;二是根据事业单位的社会功能、职责任务、工作性质、人员结构特点以及事业发展需要等因素,以机构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员额为重要依据,综合确定岗位类别设置和等级设置比例结构,鼓励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逐步扩大社会化服务的覆盖面;三是事业单位岗位结构比例调整要与当地社会事业发展保持同步,与单位的聘期考核、绩效分配等其他人事管理工作衔接和挂钩,按照统筹兼顾、资源均衡、保证重点、有保有压、强化监管的原则,加强动态管理和宏观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