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1-28 11:05作者:三水老师
日报:有人说,公共部门的人不缴社保费,这不公平,您怎么看?
李珍:虽然公共部门雇员的平均工资比社会平均工资高,但我们必须看到,公共部门的雇员工资收入仍然是高度计划的,按照四同的原则(同地区、同职位、同学历、同工作年限),它低于市场工资水平,它不包含养老的剩余权益,所以雇员等于交了隐形税;
企业职工的劳动收入是市场化的,它包含了养老剩余权益,所以职工需要缴费。我们较多地关注了公共部门的退休金水平较高,但忽视了其雇员在职收入水平较低,他们的终生收入曲线比较平滑。企业高端劳动力的收入曲线是在职时较高,退休后较低。
日报:为什么城镇职工养老金的替代率近年来一直呈现下降的趋势?城镇职工待遇一直难以得到根本提升的原因是什么?
李珍:有转制的影响因素,也有新制度设计的因素。转制的因素是当年的老人和中人工资水平低,养老金基数低,而近十几年在中国经济和工资高速增长期,如果调待跟不上工资增长水平则养老金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会下降。
新制度对养老金水平下降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一是制度内个人账户计息率低,远低于工资增长率;二是部分职工按60%的工资基数缴费,拉低了平均养老金水平;三是年限在缩短。
日报:您一直都不赞同双轨制这种提法,而主张用双元制来代替它,为什么?
李珍:双轨制最早用于描述经济体制转型初期的双重价格问题,即同一商品在计划体制内和体制外的两个价格,谁有能力拿到计划内的指标,拿到市场上卖就可以赚大钱,这当然是不公平的。
双元养老制度下受益的两个群体和两个制度的内容都是不同的,正如上面分析过的,将双轨制拿来套用在这两个群体身上是不对的,虽然这个词用起来简洁易懂,但它却误导了公众。
日报:人社部也不赞成并轨这一提法,认为改革是更加准确的,他们认为不存在谁并入谁的问题,您认为下一步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的出路在哪里?
李珍:公共部门的养老保险改革已经成为必然的选择,社会舆论已经让政府别无选择,而且这项改革也确实有利于人力资源在公共部门和非公共部门之间的流动,有利于制度的统一管理,减少管理盲点。
我认为改革的方向是基本养老保险加职业年金。但目前不能简单复制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结构和参量,职工养老保险中的个人账户制度是个非效率的制度,各项参量也存在问题,所以应该先改职工养老保险,再统一制度覆盖公共部门雇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