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1-28 10:56作者:王华老师
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的关键是三个联动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难以推动的原因:碎片化的必然后果
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目前正引起全社会的热议,实际上,五省市试点方案早在2008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就原则通过了,其主要内容可简单归纳为参加企业养老保险的统一改革,同时建立职业年金制度。这次引起社会关注此事的原因是2016年1月2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举办新闻发布会时公布消息的结果,其实,早在一年前的2008年1月21日,原劳动社会保障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就宣布启动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一年过去了,五省市试点改革几乎没有任何进展,但却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社会焦点问题,成为继2008年11月讨论推迟退休年龄之后的又一次网民热议社保高潮。
毫无疑问,一年来五省市事业单位改革试点毫无进展,不管存在何种理由,可以肯定地说,这个试点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阻力何在?先看目前我国城镇主要的基本退休制度的三个台阶。从大的方面讲,城镇基本企业保险是一个台阶,2008年全国平均在岗职工月退休金1000元多一点;事业单位是第二个台阶,全国3000多万职工,月均收入是企业职工的1.8倍,其中离退休费支出1400亿元,其中一半是财政拨款,一半是自筹;第三个台阶是机关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是企业的2.1倍,全国1000多万职工,每年大约700亿全额拨款。
目前事业单位分为三大类:行使行政职能的、从事公益性活动的、从事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其中,第二类从事公益的事业单位又分为三小类:资源不宜市场配置的、涉及到经济社会安全根本利益的、资源可部分市场配置并面向社会提供基本公益服务的、在政策支持下可基本实现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这次改革试点的是第二类从事公益性活动的事业单位里面的第二小类,其主体是医疗卫生和大学等。
之所以改革遇到阻力,一年来没有任何进展,首先涉及到一个公平问题。对事业单位来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夹在中间;企业可以搞活,工资上不封顶,尤其是垄断行业,但事业单位的收入只是一个不算很高的平均数,改革却首当其冲,一辈子都在平均线上,退休后向低看齐,这在事业单位眼里显然又是公允,难以服众,所以就自然遇到阻力。事出有因,可以理解。对公务员来说,改革没有预期,自然是事业单位攀比的参照系,也是网民质疑最为严厉的一个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