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0-15 22:03作者:李一老师
因此对于企业社区化运营的管理者而言,提供一个更为舒适的办公新生态环境和搭建一个基于客户需求而不断修正的产业服务平台是核心工作,而它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但不管是以企业为管理对象的园区还是以员工为管理对象的园区,从精神和文化的层面而言,唐宁玉认为:管理者必须从‘人’的角度出发进行管理。在参观和体验过一些国外企业的实践后,唐宁玉得出的结论是:好的企业园区都是能满足员工的需要,激发工作热情,体现归属感。
与国外的实践相比,中国的企业园区在早期设计时,更注重其物理功能如办公、生产,而忽略了园区的社会和文化功能,例如有些园区在晚上便成了空城,唐宁玉认为这就是园区在体现人性化需求上不够充分的结果。
那么对于管理者而言,企业园区如何能增加员工的归属感激发更高的工作热情?唐宁玉认为不同园区定位不同,包含的企业种类也不同,这时企业管理者所要做的就是根据员工的特点,例如张江园区以知识型为主的员工需求和富士康以劳动型为主的员工需求要体现得有所区别。
分散式参与管理
在终极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大规模的社区管理和人员管理成为企业管理者新的课题。
对管理者最大挑战是管理的复杂性大大增加,而这种复杂性仅靠企业管理者是无法解决的,唐宁玉一针见血地指出,对于超大规模的企业园区,甚至要具备类似管理城镇的经验,需要划区划片,层级很多,因此需要很多机构帮助管理者管理。
这也是为何许多园区将一些职能外包的原因。明茨伯格将社区化的企业需要的管理称为分散式参与管理,社区领导身先士卒,带动其他人倾力投入,确保每个人能够发挥积极主动性,日常工作中只需要适可而止的领导,给员工留有很大的空间,鼓励大家发挥自己的作用。
对于那些管理对象为企业的园区,这种分散式的参与管理亦同样奏效。园区的运营者是否能意识到园区的发展不是房地产,而是产业运营。只有真正能够帮助园区企业快速成长的园区,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万里江说。
唐宁玉建议:未来园区要更注重整合,从园区的设计、布局和管理上着手,使得其在白天的喧嚣过后仍能有社会和文化功能的延伸,这样企业才能通过园区的管理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