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0-15 21:39作者:王新老师
事实上,无数的管理实践已经证明,单纯的惩罚最多会带来被动的遵守,大家充其量是为了规避惩罚而减少再犯,却很少能够帮助建立起真正的责任意识、是非观念和敬业精神。甚至如果用不好的话,还会造成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敌对情绪,导致后续变换了表现形式的一犯再犯。
美国一家炸薯条的制造工厂就是因为没有认识到这种试图用惩罚代替改造的传统处分方式的弊端,总是以严刑峻法来对待犯错的员工。导致了员工和管理层的尖锐对立。为了报复公司,有工人偷偷地将炸薯条从生产和包装区运转的传送带上拿下,拿粗笔写上下流话,再神不知鬼不觉地放回原处。而且消息传开,其他工人纷纷仿效,导致顾客投诉增多。公司陷入了极大的被动。
日本著名的企业家和管理大师稻盛和夫曾经说过,比完善制度更重要的是改变心。其实,对待犯错误的员工,我们同样可以这样说,比惩罚员工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内心深处产生羞耻感和内疚感,并且在明确企业要求的情况下,自发自愿的去改进。否则,企业的处罚和员工的犯错之间就会演变成一种斗智斗勇的智力对抗,同类的错误必定肯定还会继续发生,甚至愈演愈烈。
采用恰当方法:把教育放在处罚之上
面对犯错误的员工,永远要记得的一个原则是: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是比惩罚更重要的事情。惩前毖后只是手段,治病救人才是目的。让员工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们才会真正有自觉改正的心,否则,他只会认为这是管理者小题大做或者是故意和我过不去。正因如此,孔老夫子才告诫我们: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只有员工真正明白了是非、对错的道理,才会真正的自我约束,真正改进。在这一点上,方太集团做出了很好的尝试和实践。
在方太,对于犯错的员工,教育是第一位的。特别是对那种犯C类错误(即比较轻的错误,比如像迟到早退等),方太不像一般公司似的,要罚款。取代罚款的是直接主管的谈话。而谈话的目的就是要让犯错误的员工觉得这件事情是不应该的,下次不能这么做。该措施自09年初开始实施,结果发现,09年方太员工犯C类错误的总量比08年下降了50%,而且这一成绩还是在员工人数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取得的。
风起于青萍之末。在员工第一次犯错、犯小错的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对,建立起正确的是非观念。这才是解决员工犯错屡罚不改的根本之策。
无独有偶,在笔者辅导的一家企业中,笔者惊讶的发现,在每次和他们的员工约谈或会面时,他们的员工(无论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都会表现得非常准时。而且,这家公司95%以上的员工都是80后,甚至有不少是85后乃至90后。于是笔者进行了深入的探询,结果发现。原来,这家公司的创始人来自于著名的联想集团。他把联想迟到几分钟罚站几分钟的做法引进了自己的公司。老板带头执行。对迟到的员工既不罚款,也不批评,就让你在众目睽睽之下站着开会或者参加讨论。久而久之,员工会因为好没面子、不好意思(员工语),自觉养成了守时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