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6-09 22:59作者:才子老师
李珍认为,基本养老保险中设置强制性的个人账户引发了许多问题,从理论上来说,个人账户强调的是精算公平,而作为统筹的社会保险强调的是社会公平,将个人账户内置于社会保险之内,导致社会保险的价值观和运行机理都是冲突的。
不少受访人士认为,虽然20多年过去了,当年的预警都已经成为现实——养老费率居高难降,企业不堪重负;个人账户大规模空账运行,由于是空账,个人账户基金不得不以最低利率来计息,这成为退休人员收入不断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她的研究显示,过去的十几年年平均工资增长率为13.41%,而个人账户只能按照一年期银行利率计息,计息率仅为2.66%,这就意味着一个按社会平均工资100%缴费18年(1997~2014年)的人,其个人账户只积累了46146元,如果是男职工,此时退休每月从中只能拿到332元;如果是女职工,每月则更是只能拿到236.65元。
按照2014年全国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2061元来计算,每个月能从个人账户中拿到的钱只占到月收入的11%到15%之间,退休人员大部分的收入还是来自统筹资金。
从今天养老金的构成来看,个人账户显然达不到38.5%的目标,甚至也达不到2005年《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38号文)所希望的24.2%的目标。
李珍表示,个人账户既没有增进效率,也没有解决人口老龄化情况下退休收入保障的问题,却引发了退休收入的下降,长期来看必然对制度的财务平衡产生压力。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所所长郑秉文曾表示,连年上调养老金,模糊了个人账户的边界,个人账户多缴多得的精算功能降到了历史最低点,“账户养老金”的权重相对于“基础养老金”(即统筹基金形成的养老金)也降到了最低点。
“只有到退潮时,才知道谁在裸泳”这句话同样适用在这些年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上。过去十多年财政收入好时所采取的行政化上涨养老金的办法在如今经济新常态下已经行不通了。一些地区养老保险收支压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