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7-11 16:02作者:王华老师
有鉴于此,一方面,各地应该尽快清理历史旧欠,还代课教师一个公道。需要清退补偿的,及早、足额补偿;需要财政出资解决编制、待遇的,一定要言而有信,不能久拖不办,代课教师等不起,中国教育也等不起。既然有钱建大广场,搞城市新区,为何在人的投入上如此畏畏缩缩、吝啬计较?
另一方面,面对不断滋生的新需求,则不妨开动脑筋,多一些解决问题的新智慧、新思路、新办法。编制有“硬约束”,智慧却没有止境。比如,总理提及的政府购买教育服务,就不失为一种解决之道。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机动灵活高效,既保障了代课教师的合法权益,也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压力。
这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化办学的思路,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教育,不仅是一种有益的补充,也有望在竞争中进一步均衡教育资源。当然,前提是监管到位,不能滋生新的侵犯教师权益的乱象。
今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宋永忠指出,当下,随着流动人口大量进城,一些地方已经出现“公办学校办学、代课教师上课”的怪象。他提出,可在坚持“以全日制公办学校为主”前提下,通过政府购买教育服务、委托社会机构管理、建立“特许学校”等方式,鼓励和支持民办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为外来农民工子女提供教育服务。
如何破解代课教师难题,关乎我们的教育究竟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未来。而无论怎么改,代课教师都不能继续生活在社会的暗影中了,更不能以牺牲一个群体、一代人的利益作为发展的代价。对教师的不公平,必然会造成教育的不公平、社会的不公平。兹事体大,不可不慎。
从这个意义上说,总理的提议只是开了个头、破了个题,接下来的,应该是积极、持续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