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8-18 08:37作者:李一老师
未来洛阳城市发展规划,洛阳城市规划高清图最新消息
第一包、洛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一)采购目的
本次采购目的在于确定《洛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编制单位。
通过编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处理好洛阳市历史保护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建立系统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框架,促进洛阳市各类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和合理利用,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凸显城市文化特色。
(二)规划依据
应符合国家城乡规划、历史文化名城相关法律法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审批的相关规章、规范和技术要求,及河南省有关城乡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编制的地方规定。
(三)规划编制范围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规划范围应与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一致,并在规划层次上考虑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合理衔接。本次《洛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规划范围应包含三个层次。
首先,应在洛阳市域行政辖区范围内提出全域遗产保护总体内容和要求,面积共15230平方公里。
其次,应针对洛阳市大遗址集中分布的城市规划区范围(洛阳市区、偃师县域、孟津县域)提出大遗址保护和城乡协调发展的思路。
第三,应针对洛阳市城市建成区提出有利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规划措施。
(四)规划期限
根据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规划期限应当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相一致。
(五)项目背景
洛阳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十三朝古都,历史文化资源极其丰富多样。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12),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包括专门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洛阳市区发展腹地有限,城市空间受山水资源、大遗址保护的约束较多,以往各期城市总体规划均将协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作为研究重点。
上版洛阳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自2006年启动编制,距今已有十余年,其间我国名城保护的理念与法律法规不断发展,洛阳历史文化的保护思路和方法需要重新审视和完善。
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以来,文化建设成为国家战略,洛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需要得到妥善保护和弘扬,洛阳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
同时,本次保护规划将与新一期洛阳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同时开展,需要立足于历史保护和传承这一重要使命,为洛阳城市总体规划提供的重要技术支撑,发挥好协调城市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的重要作用。
(六)编制内容
(1)全面了解洛阳市历史文化遗产的分布情况、特点和保护现状。
(2)评估名城历史文化价值、特色,回顾上版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实施以来的保护工作情况。
(3)确定保护总体目标和保护原则、内容和重点。
(4)提出市域需要保护的内容和要求。
(5)研究大遗址保护的区划与要求,提出大遗址保护与城市空间发展结构的关系,重点关注大遗址保护利用和城市、村镇协调发展的思路,提出城市总体层面上有利于遗产保护的规划要求。
(6)划定历史城区的界限,提出名城传统格局、历史风貌、空间尺度及其相互依存的地形地貌、河湖水系等自然景观和环境的保护措施。
(7)确定保护范围,包括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地下文物埋藏区以及历史建筑等的保护范围,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
(8)提出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措施。
(9)提出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环境质量的规划要求和措施。
(10)提出文化遗产展示和利用的规划要求与措施。
(11)提出近期实施规划,明确实施项目、要求。
(12)提出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七)主要图纸
(1)历史资料图
(2)现状分析图
市域文化遗产分布图
文物古迹分布图
大遗址保护现状图
格局风貌及历史街巷现状图
用地现状图
建筑高度现状图
(3)保护规划图
市域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图
城市发展与大遗址保护关系图
保护区划总图
整体格局保护规划图
历史城区用地规划图
历史城区街巷保护规划图
历史城区视廊和高度控制规划图
(4)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的相关图纸
(5)其他必要的相关图纸
(八)成果构成
规划成果由文本、图集、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组成。
(九)预算控制及编制周期
本次采购预算控制为520万元。合同签订之日起360天内完成规划编制。第二包、洛阳市2050发展战略
(一)采购目的
本次采购目的在于确定《洛阳市2050发展战略》的编制单位。
(二)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国家“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
《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20)》;
《洛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等。
(三)技术要求
1、项目名称
洛阳市2050发展战略。
2、研究目标
是结合《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年)》规划编制需求开展的战略性研究,主要针对洛阳未来发展中区域角色、城市空间拓展、文化彰显等关键性问题开展专项研究,从而判断洛阳未来发展定位和方向,明确与之相关的关键性问题,为总体规划的顺利开展奠定研究基础。
3、研究范围
本次《洛阳市2050发展战略》以对国家及与洛阳发展密切相关的区域发展研究为基础,研究范围覆盖洛阳全市域。重点研究范围是洛阳“1+6”都市圈(具体范围包括洛阳城区、吉利区、偃师市、孟津县、新安县、宜阳县、伊川县范围)。
4、研究期限
本次研究是对洛阳发展的长远展望,结合十九大提出的对两个百年发展计划的展望和预期,重点对接2050年。
5、项目背景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出两个发展阶段: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习总书记调研指导河南工作时提出,河南省要着力打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基础能力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四张牌”,让中原更出彩。
立足国家战略和上位文件精神,需要结合区域发展趋势和洛阳市自身发展形势的分析研究,对接国家“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确定洛阳面向远景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动力,确定城市远景发展目标,明确空间发展战略格局,提出系统化的战略支持。
6、研究重点
(1)融入区域发展格局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关注洛阳在区域中的地位,强化区域间管理协作能力,探讨新时期的区域协同关系,明确城市的区域定位和发展腹地,研究与区域竞争力提升相配套的产业协作、城镇化促进和交通输配体系发展战略。
(2)立足城市历史文化本底提升文化魅力
我国城市发展愈发重视公众精神需求和文化需求,洛阳大遗址在我国的文化地位突出,文化价值将成为洛阳在远景发展中的核心助推力。本次研究重点关注在城市发展中彰显文化魅力的路径,研究如何丰富洛阳文化体验的内容,增加文化表达的形式,完善文化空间的组织。
(3)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空间格局
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集约节约城市用地,传承历史积淀的营城智慧,形成山水空间、文化空间与城市空间有机交融的理想空间格局,坚持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7、研究内容
(1)确定目标与定位:明确长远发展目标,识别洛阳转型发展路径。认清洛阳在 “一带一路”、中原城镇群等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城市转型发展方向、功能提升思路和实现路径。
(2)明晰文化与特色:确定洛阳世界文化名城文化战略,提升洛阳城乡品质,塑造具有世界魅力的文化形象,加强洛阳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3)探索动力与机制:探索洛阳城乡发展的新动能。构建富有竞争力和长远发展潜力的综合产业体系。确定洛阳城镇化战略,挖掘全域发展中的城镇化发展动力。深度参与区域竞合,挖掘新的增长机遇和职能方向,与郑州联动发展。
(4)构想空间与格局:融入区域格局,构建多层级的空间发展新格局,展望洛阳远景发展的城市空间组织结构。分析洛阳现阶段在城乡发展中掣肘的主要问题。从区域空间格局中探讨洛阳的城市发展模式,找到洛阳在中原城镇群乃至更大范围内的协作发展模式。
(5)专题研究
区域定位和发展目标专题研究
区域及1+6都市圈协同发展专题研究
人口、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专题研究
产业优化升级与布局专题研究
文化旅游专题研究
允许在研究中结合具体研究进展和重点问题,对专题研究的名称和内涵做适当调整。
8、成果构成
研究成果由研究总报告和专题研究报告组成。
(四)预算控制及编制周期
本次采购预算控制为640万元。合同签订之日起360天内完成规划编制。第四包、洛阳市总体城市设计
(一)采购目的
本次采购目的在于确定洛阳市总体城市设计的编制单位。其编制应符合中央精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部门规章与技术规范,并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最新要求开展工作。
(二)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河南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2005);
《大运河河南段遗产保护规划(2012-2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
《城市设计管理办法》;
《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洛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洛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洛阳市综合交通规划(2011-2020》。
(三)规划编制范围
本次《洛阳市总体城市设计》的研究范围是城市规划区范围,约2405平方公里。其中规划编制重点范围是城市规划区已建区及适建区。根据四期总规核定,城市规划区已建区及适建区共计598平方公里(未含17个镇),按规划期末600平方公里计算。
(四)项目背景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部署,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明确提出城镇化工作重在城镇化的质量。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十九大则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些宏观发展背景下,城市的发展将更加关注人的城镇化,重视人居环境品质和发展质量,在城市空间发展模式上也将由外延拓展逐渐走向内涵提升。因而需要开展本次洛阳市总体城市设计工作,辅助本次总体规划工作,对洛阳的城市风貌定位、景观风貌体系等内容进行研究和优化,提升城市的风貌品质。
(五)编制内容
(1)梳理城市风貌本底。深入了解洛阳城市情况,梳理城市历史人文本底、城市自然资源本底、城市建设基本情况,并进行提炼和总结。
(2)明确城市风貌定位。具体包括挖掘城市特色资源、总结城市文化脉络、把握城市现状及发展趋势、明确城市风貌特色等内容。
(3)梳理城乡空间架构。根据洛阳总体地形、地貌和气候等条件,考虑城市生态(如山水关系、廊道等)、战略眺望等因素,梳理出合理的城市形态格局与空间结构。主要内容包括分析山水格局、研究城市形态、提出风貌空间架构等内容。
(4)建立景观风貌体系。主要包括制定景观风貌框架、明确高度分区、梳理中心体系-公共空间系统、提出建筑风貌定位等内容。
(5)制订风貌分区指引。主要包括划定风貌管控分区、提出引导等内容。
(六)主要图纸
现状特色资源评估图
特色资源控导图
形态格局与空间结构控导图
景观风貌体系控导图
中心体系-公共空间系统控导图
体现城市地方特色的其它要素系统控导图
城市设计分区指引
其他必要的图纸
(七)成果构成
规划成果由说明书、图纸两部分组成。
(八)预算控制及编制周期
本次采购预算控制为560万元,合同签订之日起360天内完成规划编制。第五包、洛阳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8-2035年)
(一)采购目的
本次采购目的在于确定《洛阳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18—2035年)》的编制单位,配合洛阳市五期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同步开展。
(二)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建城[2010]13号);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建城[2010]8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
国家《“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洛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等。
(三)规划编制范围与期限
1、规划编制范围
规划编制范围与同步进行的城市总体规划一致。
2、规划期限
与同步进行的城市总体规划一致。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的规划布局在总体规划年限基础上要凸现一定的前瞻性,适当考虑远景的发展。
(四)项目背景
国家和河南省赋予洛阳丝路经济带主要节点城市、中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等重要的区域定位,需要研究在此背景下洛阳的综合交通系统如何应对。洛阳将同步展开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需要构建与其相适应的综合交通体系,以有效支撑新的城市发展规划。
(五)编制内容
本规划总体上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市域综合交通系统规划、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近期城市交通建设规划。
(1)判别综合交通存在的关键问题;
(2)建立交通模型进行需求分析;
(3)提出市域交通发展战略;
(4)开展市域综合交通系统规划;
(5)开展“1+6”城镇群综合交通规划;
(6)提出城市综合交通发展战略;
(7)开展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
(8)开展近期交通建设规划。
(六)主要图纸
市域交通现状图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现状图
市域交通规划图
“1+6”城镇群交通规划图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图
对外交通规划图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图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图
自行车、步行系统规划图
城市客运枢纽规划图
停车系统规划图
货运系统规划图
近期规划图
(七)成果构成
规划成果由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纸、基础资料汇编组成。
(八)预算控制及编制周期
本次采购预算控制为800万元,合同签订之日起360天内完成规划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