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8-22 09:42作者:李天扬老师
从市政府办公室获悉,我市出台《东营市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市城乡具备抗御6级地震能力,防震减灾总体能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预计,届时将实现震后5至10秒发布地震预警信息,震后10分钟以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
我市毗邻渤海强震区和燕山—渤海强震带,存在潜在地震灾害风险。按照《防震减灾“十三五”规划》,经过近五年的时间,我市将建成自动触发的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技术系统,消除不具备抗震防灾能力的危旧民居,建成完备的地震应急救援体系和救助保障体系,地震监测预测预报能力、防震减灾能力得以增强。
地震监测是防震减灾的重要方面。按照规划,全市将实现专业地震监测设施全覆盖,各县区至少建成1个测震台、1个强震台、1-2个地震前兆观测项目。我市将建设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改建地震烈度与预警基准站7个,新建基本站2个、一般站33个。建立与公共媒体、学校、铁路等单位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升级、扩建市地震监测台网中心,实现震后5至10秒将发布地震预警信息,震后8分钟以内完成地震基本参数速报,震后10分钟以内完成地震烈度速报,震后24小时以内作出灾情快速评估。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方面,我市将依托现有场馆建设1处Ⅰ类室内应急避难场所示范工程。地震救援方面,全市将建成1处市级区域地震应急物资储备库和5处县级地震应急物资储备库,建立大型救援设备数据库并及时更新。新建1个县级地震应急指挥中心,组建1支市级地震应急救援队伍。
我市将建设市地震群测群防短信平台。市、县两级地震宏观测报网预计建成55个测报点,其中市级测报点15个、县级测报点40个。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新技术融合应用到防震减灾中,建立东营市地震云服务平台。
到2020年,我市防震减灾知识科普宣传知晓率达到90%以上。实施防震减灾示范工程,试点建设地震安全工程、地震安全社区、地震安全企业和地震安全校园,计划建成1个国家级和2个省级防震减灾科普基地、2个省级防震减灾示范县区、5个省级防震减灾示范城镇、20所省级地震科普示范学校、4个省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2个省级地震安全示范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