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0-24 05:40作者:王新老师
莆田又发生地震啦,昨天凌晨一点多莆田仙游发生4.3级地震。下面就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下莆田仙游4.3级地震最新消息吧
从赶赴仙游的福建省地震局第一批地震现场工作队了解到,今晨1时50分,福建莆田市仙游县、福州市永泰县交界发生4.3级地震,地震发生后,福建省地震局立即启动III级地震应急响应。今晨3时,福建省地震局第一批地震现场工作队已赶往仙游,今晨4点多到达现场,莆田、仙游当地在地震发生后迅速做出反应,分派了专业队伍进行排查,截止今早7点半,震区没有出现房屋损害和人员伤亡,目前群众情绪稳定,当地生产生活正常。
根据目前在现场福建省地震局副局长陈光介绍,从早上7点开始,福建省地震局第一批地震现场工作队以及莆田仙游市县,还将对震区进行再一次的安全排查,同时也提醒到:莆田仙游的地震类型属于震群型地震,这种地震是属于福建省正常的地震现象,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市民不用太过担心。
30日凌晨,不少福建民众从睡梦中被震醒。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3年10月30日1时50分,在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福州市永泰县交界(北纬25.6,东经118.8)发生4.3级地震,震源深度11.0公里。
地震发生时,记者在位于福州市区五楼的宿舍中,能感受到轻微摇晃。另据记者了解到,福建莆田、泉州等地民众纷纷表示感受到明显震感。
莆田是历史上多地震的地区,曾发生过八级大地震,史称泉州海外(其实是靠近莆田县乌丘屿海中)于1604年12月29日(阴万历卅二年十一月初九)夜,发生八级地震,波及我国东南十省市。其震中在东经119.5°北纬250°,离莆田城90公里,离泉州城95公里,造成十分严重的破坏。距震中最近的兴化府到泉州一带破坏最为严重,山崩地裂普遍,涌沙冒水激烈,城楼崩塌厉害,民房倒塌无数,人畜伤亡多数,兴化府莆田县遭受极为严重破坏(根据县志载),“城崩多处,城中大厦几倾,乡间屋倒无数,并有伤亡者,洋尾、下柯地港利田皆裂,中出黑沙作硫磺臭,池水也因地裂而涸。”
由于地震引起的地面破坏程度,即烈度,根据新的中国地震烈度表评定,莆田到泉州一带为9度区,距570公里的浙江上虞、建德,广东潮安等地,尚有轻微破坏,远离震中千里之外的江苏金潭、安徽铜陵、湖南零陵、广西桂林及广东四会均有感,或闻其声、或感其动。可见这次地震破坏之烈、影响之广,在我国东南沿海历史上是空前的,也是莆田最大的。展开中国强震震中分布图看到,我省只有三处发生过6级以上强震,最大是泉州海外的八级,其次是东山七级和漳州的6级地震。
经过对407前年发生的我国东南十省(市)的八级有史以来最大地震破坏性的调查、考察、探讨,对现今地震活动的防震、抗震措施,安定人心、消除恐震思想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经查那时莆田并没有被八级地震毁掉,相反广大劳动人民在同地震的长期斗争中掌握了地震的规律性和震害的破坏性,总结了不少防震抗震经验,采取了各种各样的防震抗震措施,使许多建筑物免遭历次大地震破坏。如:
一、木兰陂:建于宋元丰六年(1083)
二、东角堤:建于唐元和元年(806)
三、南安陂:建于宋太平兴国二年(977)
四、太平陂:建于宋嘉佑元年(1056)
五、延寿桥:建于宋建炎元年(1127)
六、熙宁桥:建于宋绍定二年(1229)
七、宁海桥:建于元元统二年(1334)
八、陈经邦住宅(大宗伯第):建于明万历20年(1592)
九、石室岩砖塔:建于南宋末,明永乐年间(1403—1424)重建
十、塔仔塔: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
十一、广化寺:建于隋开皇九年(589)
十二、释迦文佛塔:建于宋乾道元年(1165)
十三、三清殿:建于唐贞观二年,重修于宋代中祥符八年(1015)
十四、古樵楼:基台、拱门等石砌都是宋代建造,清嘉庆八年重修上面城楼
十五、洗马埕住宅:明嘉靖年间太子洗马府第
十六、兴化府城隍庙:建于明洪武二年(1319)
十七、古楼前四石坊:建于明代
十八、云门国清寺:建于元至元十二年(1275)
十九、囊山慈寿寺:建于唐祥符三年(876)
二十、梅峰寺:建于宋元丰八年(1085)
此外,还有许许多多的群众房屋,也都保存完好,但没有历史记载,无法引证。
从莆田县志的资料看,地震后的次年都是丰收年。如万历卅二地震,卅三年早稻大熟(即大丰收)万历卅七年5月6日午时地震,次年岁大熟,也大丰收,这是什么原因呢?是不是地震时把地下的各种元素通过地下水带到地面上来,地震扬灰冲上天空,后又降落地面,都能成为作物的优质肥料,故次年能大丰收,据有关资料记载:地震后震区海边,鱼虾成群结队前来,是捕食呢?或是取暖呢?所以渔民们无暇重整家园,却都下海捕捞,夺取海产品丰收,可惜莆田县志没有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