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0-13 05:17作者:王华老师
郯庐断裂带
尼泊尔地震发生后,各地人民都很紧张,担心自己所在的地方会发生地震。“李四光曾预言全国有四大地震带,合肥是其中之一。唐山、四川等地都应验了。”这样的传言在网上又火了起来。安徽省地震预报研究中心主任王行舟称,这些传言不准确。按照地质分布上来说,合肥靠近郯庐地震带。郯庐地震带发生的最大地震是在1668年,震中并不在合肥,但对合肥有影响。大地震是有免疫作用的,积累时间需2000-3000年。按照地质活动规律。合肥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很小。
合肥在地震带?
只是靠近而已
从地质结构上说,安徽地跨华北陆块、秦岭-大别造山断褶带和扬子陆块三大地质构造单元。华北陆块东以郯庐断裂带、南以六安深断裂为界,与大别断褶带相连;扬子陆块西以郯庐断裂为界,与大别断褶带相连。安徽的地质结构确实是挺复杂的。实际上,合肥只是靠近郯庐断裂带。郯庐断裂带是一条大断裂,以山东郯城和安徽庐江首字命名,在这条断裂上有可能发生地震。这条断裂通过肥东的王铁-撮镇到庐江,过桐城、潜山擦大别山的东缘而过。
王行舟介绍,有历史记载以来,郯庐地震带发生的最大地震是在1668年,震级是8级。这次地震波及了大半个中国,还影响到朝鲜和日本,也对合肥造成了7到8度的破坏,“当时,合肥的城墙都被破坏了。”
大地震是有免疫作用的。一般情况下,7级以上的地震,积累时间需要2000-3000年,应力和能量释放光了,后期再发生需要很长时间。郯庐地震带安徽段目前已经有了“免疫”,未来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小震闹大震到?
有道理不绝对
小震闹大震到,是有一定道理的。1975年2月4日19点36分,辽宁海城营口一带发生7.3级大地震,就是根据这个道理预报成功的。
早在1970年,全国第一次地震工作会议根据历史地震、现今地震活动及断裂带活动的新特点,曾确定辽宁省沈阳-营口地区为全国地震工作重点监视区之一。1975年2月4日0点30分,辽宁省地震办公室根据2月1-3日营口、海城两县交界处出现的小震活动特征情况,向全省发出了带有临震预报性质的第14期地震简报,提出小震后面有较大的地震,并于2月4日6点多向省政府提出了预报意见。4日10时30分,省政府向全省发出电话通知,并发布临震预报。这是官方认可的唯一一次有效的地震预报,就是根据小地震分析来的。但是,也并非所有大地震前都有小地震,比如唐山大地震,就没有任何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