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2-14 22:10作者:李一老师
地质宫的灯火已成燎原之势
黄大年的家国情怀、科研精神和育人之道打动的早已不仅是他的朋友、同事、团队成员,还有与他有着相近工作性质的科技工作者和人民教师,更有与他素昧平生的各界干部群众。尽管职业不同、岗位不同,但他们立志发扬大年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心相同。
省政协委员、海外归侨谭凤德深深被黄大年的精神所感染,他说:“黄大年的事迹必将成为一面旗帜,吸引和召唤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共同心向祖国、爱国爱乡,为吉林新一轮振兴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帮助贫困学子为己任的辽源市龙山区北寿社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任桂梅说,“跟黄大年相比,我们或许渺小了。但我依要向他学习,做好每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儿,坚持资助贫困学生,让他们成材之后,也像黄大年一样为国家建设出力。”
通化市二道江区国土资源局工作人员刘帅对黄大年充满崇敬,他说:“今后,我要以大年先生为榜样,加强人格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扎根基层、刻苦钻研、努力拼搏,争取为社会奉献更多的力量。 ”
南开大学文学院传播学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唐小童说:“我用两个小时,一字不落地看了我能找到的有关黄老师的报道,哭了一遍又一遍。作为传播学子,我更要将所学所感分享给身边人、传递更多正能量。作为中华儿女,我要以黄大年老师为榜样,不辱使命,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在讲好大年故事、传递正能量的过程中,各媒体结合自身特点,将黄大年的爱国情怀和高尚风范尽可能地展现了出来。
新华社播发万字长篇通讯特稿和同题融媒体报道《生命,为祖国澎湃》,被新华日报、北京日报转发;连续推出的4篇对话、追记报道和3篇系列评论员文章打湿了无数读者的眼眶;《国家相册》制作专题《我爱你,中国》,以历史厚重感讲述了李四光、钱学森、黄大年等归国科学家的家国情怀,不仅成为新华社客户端头条,更在朋友圈“疯转”,汇成了“520”主题——我爱你,中国!
在黄大年的家乡,广西电视台播发长达7分22秒的新闻——振兴中华 乃我辈之责。在黄大年热爱的吉林,吉网传媒制作的H5《一切为了你,我的国》、微专题《黄大年的朋友圈》、微动漫《当“剑桥”遇到“地质宫”》在朋友圈赢得无数“点赞”。
一股向黄大年学习的热潮悄然涌起。微信用户“时间”留言:有生之年,我看到了伟大的人生。网友“寡人有糖”留言:铁肩担起兴邦任,归心不移故土情,永远怀念黄大年教授。网友“沧桑是福”说,向您致敬!愿您安息!祝祖国如您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