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0-31 21:55作者:李一老师
陕西省三讲话一通报心得体会二
2017年,是“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实施的重要一年,四川面临着一场硬仗。日前,《四川省“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提出,要在11501个贫困村开展“四好村”创建。新年伊始,“顶层设计”再一次把“四个好”提到重要位置,为打赢这场硬仗作出了进一步的部署。
“四个好”即“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过去一年,我省各贫困地区朝着这一目标奋力冲刺,收到很好成效。同时,经验告诉我们,要让脱贫战役持续深化,贫困户脱贫之后不返贫,就必须在解决贫困户“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的物质需求后,由物质到精神,让他们“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当前,全省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这场攻坚战,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增进人民福祉,只能进不能退,只能赢不能输,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事实上,这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责任和使命。于此,我们必须同心协力,凝心聚力扭成一股绳,把握时间节点,夯实任务责任,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有效的行动,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力以赴推动各项扶贫措施落地落实生效。
当然,要形成打赢这场硬仗的合力,离不开贫困户自身的努力。首先就是要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好的行为习惯,决定奋进的方向和成效。在党和政府的精准帮扶之下,贫困户也需积极主动形成自主脱贫的习惯。因为只有增强贫困户脱贫的内生动力,才能使其在外力援助的情况下找到更好的发展路子,更快地取得脱贫致富的实际效果,最终从根本上实现脱贫。而当一个又一个贫困户拥有了“主动干”的好习惯,就能以点带面、多点促面,形成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合力攻坚”的良好氛围。
不必讳言,我省也还有极少数贫困户存在着“等靠要”的想法。如果这种思维不改变,仍然无法从根本上实现脱贫。扶贫先要“扶志”,要帮助一些贫困户从心理上彻底摆脱“等靠要”思维。除了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创新改进帮扶路径之外,特别需要用行之有效的办法去激发他们脱贫的智识和勇气。
我们不妨帮助贫困户建立一些能够完成的小目标,通过不断完成小目标的心理激励作用,逐步树立起“自己干”的志气。如凉山州巴甫村搞“脱贫大比拼”,设立贫困户家庭卫生、家畜饲养数量等20多项小目标,每月评比,并以家用电器为奖品,起到很好的激励效果。同时,扶贫更要“扶智”,即教会贫困户自己动手,懂得如何下手。如巴中实施职业教育培训扶智工程,在该市职业技术学院设置农村医学、护理等专业,重点录取贫困家庭学生,并加大贫困户技能培训力度,为其“自己干”提供智力支撑。
扶贫脱贫,政府不能袖手旁观,也不能急功近利,只重目标责任、脱贫数字。要把提高贫困群众发展能力作为重要指标,把物质与精神、当下与长远、个别习惯与整体风气一起抓,如此,才能实现更稳定、更有质量的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