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0-31 21:46作者:王新老师
第三小学积极作为,扎实落实市县主管部门精神要求,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业务精的教师队伍,为推动教育质量的再提升做好有力保障。
困惑一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投入不足的问题。近几年来,永平县从上到下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加快“五网”建设已提到了最高的要求。然而,永平县属于山区农业县,70%以上的群众是居住在高寒山区,出行难的问题、饮水难的问题、用电难的问题等依然是制约我们脱贫致富的一大“瓶颈”。一是对非贫困乡、贫困村的项目以及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目前,水和电通过这几年不断的投入和规范性地改造,已经得到大幅度的改善,行政村的硬化率也已经达到95%以上,现在群众反应最多的还是村组出行难的问题。作为基层干部,每年都想尽一切办法向上争取点项目和资金来逐年改善本辖区内的道路和沟渠道冲毁的问题,但全县、全州、全省点多面广,无法面面俱到,每年只能是地方党委政府挤出一点点资金,群众投工投劳,不断重复投资修善村组道路以及沟渠道修复,解决部分群众出行难、灌溉难的问题。二是对外招商引资困难。这是本人多年来最深的体会,不管你这个地方储藏了多少的好资源,只要基础设施薄弱,都会给这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大的难度,因为现在的山路和乡村道路,不是路狭窄就是土路,而对投资者来说,投资环境是他们考虑的首要条件,再好的资源,只要看看路况,当场就打消了投资的念头。久而久之,地方的经济发展就是一个大的难题。本人认为,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是地方经济对外发展的关键,也是扶持县、乡、村、贫困户如期脱贫的关键基础。
困惑二
贫困户产业扶持资金短或缺的问题。基层干部始终把产业培植作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最根本途径来抓,充分发挥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培育发展优势比较好,市场前景可观的特色优势产业,努力做到一村一品,不断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式”功能。做活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这篇文章。而在发展过程中:一是种植业补助标准过低。比如蔬菜类(大棚3000元/亩)、水果类(800—1000元/亩)、茶叶类(600元/亩)以及林下种药材(牡丹200元/亩)发展等除了少量的扶贫资金外,其余的缺口资金贫困户只能靠互助资金和产业贷款,但贷款对贫困户来说门槛太高,条件要求严格,很多贫困户是望而生叹的。二是养殖业补助必须有项目支撑。发展养殖业,大多的思路就是依托龙头企业,以支部+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不断提高贫困户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参与度和收益度。然而除了贫困村有100万的农业产业扶持资金外,其他非贫困村的产业扶持资金是缺或短少的。本人认为脱贫不脱贫,要看企业发展产业是否正常,市场前景是否可观,企业发展好了,才有能力带动贫困户以及其他群众增收致富,这是扶贫攻坚中贫困户脱贫的最关键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