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8-10 16:01作者:三水老师
大学生是祖国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大学生投身改革实践必然是应有之义。祖国的改革和建设需要大学生,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也必须依托祖国的改革和建设。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大程度地激发社会发展活力,必须确保我们的事业后继有人,这鼓舞着大学生积极投身祖国的改革实践,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加“三下乡”活动、社区服务活动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将国家利益、个人利益有机统一起来,实现“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结合”。
关于四个全面学习心得体会(2)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具有“立场的人民性”、“精神的时代性”、“思维的辩证性”、“意义的实践性”等理论特征,这对于我们深刻认识这一战略布局的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具有重要意义。
立场的人民性:“四个全面”作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站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为中国最广大人民服务的科学理论。“四个全面”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人民立场,体现着鲜明的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和价值取向。
精神的时代性: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内容,蕴含着时代精神的精华因子。可以说,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逻辑延续,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必然结果。“四个全面”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根据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需要,把四个“全面”集成为“四个全面”。
思维的辩证性:“四个全面”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既解决经济基础的问题,也解决上层建筑的问题;既解决经济方面的问题,也解决社会方面的问题;既解决发展中的具体问题,也解决党对发展的领导问题,力求统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工作。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用唯物辩证法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正确认识和把握规律,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是辩证思维的理论结晶。
意义的实践性:“四个全面”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其理论意义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提供理论引领。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从我国发展现实需要中得出来的,从人民群众的热切期待中得出来的,也是为推动解决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来的。这就深刻阐明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践基础和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