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6-15 23:04作者:李天扬老师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一生坎坷,在仕途上也是几起几落,但其虚怀若谷、谦恭宽厚的品格一直为后世敬崇与效仿。这首《家训百字铭》以朴实无华、言简意赅的文字,总结出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要点,读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不愧是家训中的精华之作。
《三国志·魏志·王昶传》载曰:“未有干名要利,欲而不厌,而能保身持家,永全福禄者也。”家庭是一个小社会,能够操持好家务,继承好家业,打理好家事,不是件容易的事儿。从这个角度来看,《家训百字铭》不失为一套助力于我们为人处世、操持家业的成熟理论。
范仲淹家规心得体会【3】
范仲淹青少年时,冷头沃面,划粥为齑,刻苦攻读,誓“以天下为己任”。入仕后,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殚心竭虑、鞠躬尽瘁,始终把百姓的冷暖忧乐挂在胸怀。难能可贵的是,虽官居要职,他始终严于律己,注重家声,国财民脂秋毫不犯。逝世后,治丧无其所,“入殓无新衣”。
范仲淹二儿子范纯仁,娶妻王氏。王氏为朝廷重臣王质长女,在娘家舒适享受已成习惯,到范家后很不适应清贫生活。一天范仲淹看到这位儿媳从娘家拿来优质丝绸做帐幔,心里很不高兴,指责儿子和儿媳说:这样好的绸缎,怎么能用来做帐幔呢?我们家一贯讲究清素节俭,你们如果把这些奢华的坏习惯带到家里,搞乱了我的家法家规,我就要在庭院里用火烧这些绸缎!
其兄范仲温曾要求范仲淹给自己的儿子们谋个一官半职,范仲淹在《与中舍书》回信中,着重谈了对侄子们的教育问题,指出要督促二侄、三侄发奋学习,每天必令其钻研功课,苦读苦练,决不能让他们得过且过,混天度日。要让他们了解,只有等到他们学有所成,自己才能按规定向朝廷请示给他们安排职务。两位侄子在他的教导下,学业上进,品行端正,深受邻里乡亲的喜爱。后来经范仲淹推荐,朝廷按典章惯例给予恩荫入仕。此时范仲淹又马上给他们写来书信,提出了一系列做人做官要求:“汝守官处小心,不得欺事。与同官和睦多礼,有事即与同官议……莫纵乡亲来部下兴贩,自家且一向清心做官,莫营私利。”
范仲淹这一段语重心长教育侄子的话,得到了大理学家朱熹的赞扬,他说:范文正公写给侄子的信,语言朴实易懂,让人感到亲切。其要义在于“莫营私利”。
从五代起,范家世居苏州,先人陵墓多在天平山。范仲淹曾在苏州为官,兴水利,办府学,造福乡梓。据传,他在南园一带曾买下一片土地,阴阳先生说,这是块风水宝地,“居之,必世出卿相”。范仲淹本来打算建房居住,听后却办起了学宫,苏州府学即自此开始。晚年,他又到苏州办起了义庄。至今,府学、义庄旧迹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