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6-02 17:30作者:李一老师
村民的抵抗和日军的屠杀一直进行到太阳落山,村里到处都是尸体,鲜血染红了街道、断墙。村民大部分退守到最后一条街道上,没有退路了,情况万分紧急。
在这关键时刻,板泉区区委书记刘新一、区长冯干三率领县区武工队和山东纵队二旅五团的一个连火速赶来投入了战斗。原来,太阳快落山时,我主力山纵二旅五团一部听到激烈的枪炮声,看到了从渊子崖方向跑来的逃难群众,就和区武工队火速前来增援。
在刘新一、冯干三的指挥下,这支总共不到100人的队伍把敌人堵在了村子里。日军立即疯狂反扑,依仗优势兵力,冲出包围,占据了村东的丘岭,摆好了小钢炮。此时,我方增援部队处于不利位置,完全暴露于敌人的眼皮底下,且处于开阔地带,遭到敌炮火的猛烈轰炸,伤亡惨重。在这次战斗中,刘新一、冯干三及40多名战士牺牲。敌人重创我增援部队后,正准备继续进村屠杀群众,忽接到情报,八路军山东纵队二旅五团的主力部队正在全速赶来增援。害怕夜间作战吃亏的日军于是边放冷枪冷炮,边朝东南方向撤去。
渊子崖保卫战谱写了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农民自发组织的规模最大、最悲壮、最具民族不屈精神的浴血保卫战。此战,渊子崖村民被日军杀害147人,伤400余人,但日伪军也付出了伤亡154余人的沉重代价。
敌人退却后,我抗日民主政府和人民子弟兵立即在渊子崖村开展了救死扶伤的工作:死者被安葬,伤者被送到后方医院治疗;在这次战斗中死了儿女的老人由政府奉养,牺牲了父母的儿女由政府照顾;被烧坏的房子马上盖起来,锅碗瓢盆毁坏的立即补充;政府不顾自己的困难送来了救济粮和钱款,邻近的村庄佩服渊子崖人民不怕牺牲的精神也送来了生活用品。县区干部住在村里,办理一切善后工作。经过大家的努力,不到一天的时间,全村各家各户都安顿好了。渊子崖村的人民没有被吓倒,又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抗战中去。
为了颂扬渊子崖人民的英雄业绩,毛泽东亲自在延安《解放日报》上撰文,高度评价该村是“村自卫战的典范”,渊子崖因此被誉为“中华抗日第一村”。1944年,为纪念渊子崖保卫战中死难的烈士,滨海专署在该村北面的山岭上,用紫红色的巨石,建立了一座六角七级纪念塔。滨海专署、滨海参议会和沭水县政府、县参议会的领导同志都在碑上题了词。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临沂烈士陵园纪念堂里,陈列了渊子崖战斗的浮雕;在山东省博物馆里,展出了渊子崖战时用过的大刀、长矛;在北京军事博物馆里,曾设置专门版面,介绍渊子崖战斗的英雄事迹。渊子崖人民英勇抗击日军的事迹,还多次被拍成电视片,在中央和省、市、县电视台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