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8-06 17:01作者:三水老师
这些都是《三国演义》中讲述的,但真正的历史资料中,并不一定是这样的。在《三国志》当中就没有这样的说法。不管怎么样,“曹操杀吕伯奢歇后语——将错就错”一直流传到现在,比喻那些疑心病重的人。
有关曹操杀害吕伯奢一家的真相
一代奸雄曹操有句标志性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出现在【三国演义】第四回,曹操残杀吕伯奢一家九口,面对恩人陈宫的谴责,曹操作了如此回答。吕伯奢是曹操爸爸曹嵩的好友,热情款待落难的晚辈曹操,却惨遭灭门之祸,历史真相耐人寻味。
【三国演义】描述,当时还是小奸雄的曹操对独揽大权的大奸雄董卓不满,想刺杀董卓未遂,仓惶出逃。面对董卓集团的全国通缉,曹操一度被捕身陷绝境,幸亏陈宫搭救脱险。曹操与陈宫一同逃亡,饥渴难耐。幸亏曹操爸爸的好友吕伯奢对他们热情招待。吕伯奢一家磨刀霍霍,准备杀猪宰羊招待贵客曹操,多疑的曹操却怀疑吕伯奢一家要谋害他们,决定先下手为强,将吕伯奢一家男女老少全部残杀。在逃亡路上,曹操遇到买酒回来的吕伯奢,为了灭口,又杀害吕伯奢。
这段故事中,除了陈宫出现在这里没有史料依据外,曹操杀害吕伯奢一家大小,都有史料依据,并非罗贯中虚构故事。这依据不是陈寿的【三国志】,陈寿写曹操传,看来是有意隐瞒,不提曹操杀人的事,只写‘曹操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但曹操杀害吕伯奢一家的事,陈寿不写,别人写到的却也不少。从裴松之注【武帝纪】所引的材料看,就有三种。
王沈著【魏书】上说‘曹操以董卓终必复败,逃还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吕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曹操,取马及物,曹操手刃击杀数人。’
郭颁【世语】上说‘曹操过吕伯奢。吕伯奢出行,五子皆在,备宾主礼。曹操自以背董卓命,疑其图己,手剑夜杀八人而去。’
孙盛【杂记】上说‘曹操闻其食器声,以其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
上面三种记载,立足点并不一样。第一种说曹操杀人是遭劫后报复杀人。后两种说法,曹操多疑而杀人,简直是凶残无比。尤其是孙盛记载的八个字‘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可以作为曹操一生做事原则的概括。
曹操是个才华盖世的奸雄,他的才华的全面性不仅在三国时期是第一人,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与他才华成就并驾齐驱的人也屈指可数。但并不能因为崇拜他的才华成就而掩盖他的残忍与罪恶。曹操的残忍毒辣也几乎无人可比,他残杀吕伯奢一家并不奇怪,以残暴著称的董卓还知道爱惜德高望重的人才,善待蔡邕,对孔融也只是贬官外放。而曹操杀害的孔融、华佗、崔琰等都是道德高尚的杰出人士。曹操与陶谦、吕布交战几次大肆屠杀徐州的广大无辜百姓,曹操的儿媳崔夫人就因为穿了一件漂亮衣服就被他杀害,曹操的小妾因为心疼他没有把他喊醒就被他残杀。曹操为巩固权力,残杀汉献帝的董贵妃、伏皇后及她们的孩子,把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汉献帝,被曹操残杀的忠于汉朝的忠臣义士不计其数。后人往往因为崇拜曹操的才华成就而掩盖淡化曹操的残忍罪恶,因为曹操是胜利者,他有为自己辩护的机会,而且曹操的一些作品境界很高,不像一个凶残的奸雄的思想。但后世的一些势利的文人把曹操美化成救世的菩萨心肠,就过于没有公正客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