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7-19 09:08作者:李一老师
常州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常州外校”)正处于舆论的漩涡当中。
常州新北区政府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已组织专家制定并实施原常隆地块应急处理方案和土壤修复调整方案,同时将该地块用途由商业开发调整为绿化和配套设施用地,并由环保部门加强施工监管,确保不再发生类似的污染情况。
新北区政府表示,对土地修复工程中发生的异味情况公开向家长和社会表示歉意,承诺改进措施,坚持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有问必答,有结果第一时间公布,努力为周边提供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和教学环境。
“学校没有发现外界消息中的白血病案例,而患淋巴疾病的一位学生,从我们刚得到的医院病例报告看,病发在入学前。”常州外校校长曹慧受访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时表示,新校址于2015年9月份正式投入使用,在距离污染地块最近的一个班级中,学生身体状况未见异常,只有“个别感冒”。
一名8年级的男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刺鼻味道散发期,自己的淋巴也有所肿大,但现在经过治疗后已基本康复。
当地回应生态修复异议
此次事件涉及的地块属于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常州农药厂、常州市华达化工厂、常州市常宇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原厂址,总面积约26.2公顷。
为改善周边的空气质量,新北区于2009年5月启动了该地块化工企业的搬迁工作,2011年6月前完成原常隆化工等企业搬迁,2013年立项、3月份正式实施该地块修复工程。到2015年12月份,由于防护不当,修复过程中散发异味引发环境投诉。
这一时间节点,与常州外校学生群体性皮肤异样时间点吻合。常州外校校长曹慧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12月份是刺鼻性味道最浓的时刻,这也与受访的2名8年级学生的直接感触相印证。
既然有着一系列的施工环保措施指导以及现场监测,为何异味仍扩散并影响到数百初中在校生?4月18日,常州市和新北区就诸多“未解问题”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供了说明。
就“大规模填埋危废”以及“探测点位置错配”问题,在环保部华东督查中心的全程监督下进行挖孔探测,总进尺154米,并对重点疑似区域逐一挖掘,挖掘面积345平方米,挖掘深度达到6米,现场共挖掘出30公斤填埋物,包括残破铁桶两个(其中一只内有少量黑褐色粘稠物)、小包除草剂(包装袋注明为“高渗异丙隆”)三包,未发现大量具有化学品特征物质的填埋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