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2-23 09:42作者:才子老师
每周一节的种植活动课程,成为孩子们喜爱的快乐时光。收获劳动成果后,学校动员孩子们优选植物种子,制作植物标本并附上研究资料,存放到学校的“农耕成果陈列室”。李校长告诉记者,每个班学生存放在这里的种子平均达50多种。
农耕文化与学科课程有机融合
农村孩子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接触了解外界新生事物少,写作文无话可说是令很多语文老师头疼的问题,但书香小学的李宏龙老师告诉记者,农耕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给孩子们提供了很多写作文的素材,老师在语文教学时有意识地与农耕文化实践活动课程融合,教学效果明显提升。比如,每位学生在教室里种一种植物,老师要求他们仔细观察,以日记形式写下植物生长变化过程和自己的感受、体验,编写古农具使用说明书,采摘野菜、制作野菜食物,养殖小动物,这些活动,都是训练学生写作的好机会。
对于数学课来说,农耕文化里本来就蕴含着诸多数学知识,比如,如何测量、计算不同形状地块的面积,如何估算亩产,如何统计植物的月生长高度,等等。很多农村学校的美术课有名无实,但书香小学的美术课却开展得有声有色,老师带着学生到种植园内观察、现场写生,指导孩子们用作物的种子、叶子制作贴画。老师们还有意识地把农耕文化综合实践课中养成的小组合作习惯引入到各科的教学中来,提高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效率。
“现在很多农村学校,在课程建设时盲目仿效城市学校,开设一些自身资源和软硬件条件达不到的课程,结果是徒有其名。与其如此,不如立足本地,因地制宜挖掘农村丰富的课程资源。”教育部课程中心重庆开县课改实验区指导专家陈廷海说,“引导农村孩子了解农村的历史与文化、热爱家乡、热爱劳动,这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应该加强的地方。农村学校不应妄自菲薄。”(记者汪瑞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