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8-31 16:59作者:王新老师
就有毒污染物的控制而言,人们的认识有一个过程,采取的措施与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早期制订的控制标准项目大多是基于该污染物生产量大(或浓度高)、毒性强。当时毒性多以急性毒性来反映,因其数据容易获得,有机污染物的量则以综合指标(BOD,COD,TOC等)来反映.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逐步深化,越来越感到只靠常规项目,不足以说明环境问题,更不能客观反应外境质量状况。一大批有毒污染物特别是占有毒化学品绝大比例的有毒有机物没有包括在内,而现代医学拾恰证明:即便在低浓度下,有毒有机物也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的甚至是不可逆的影响。科学研究和污染实践进一步证明,这些有毒有机物在环境中存在的特点是:往往难于降解,并具有生物积累性和“三致”作用(致癌、致畸、致突变)或慢性毒性,而且分布面极广,可能就潜在于你唱的水中;呼吸的空气中;吃的粮食、蔬菜。水果、鱼肉蛋中;植物生长的土壤中:有的通过迁移、转化和富集,浓度水平可提高数倍甚至上百倍,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是一种潜在威胁。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增强了人们的环境意识,深化了人们对有毒污染物潜在危险性的认识,而且为人们控制有毒化学污染创造了前提。对有毒有机物的监测,直至60年代末
期,包括美国在内,无论是制订的标准还是实行的监测与控制,都还只有综合指标,如BOD、COD、TOC等,只是到了70年代,气相色谱技术与色一质联用技术等痕量有机分析测试技术发展起来后,有毒有机物的监测与控制才真正列入美国环保局(EPA)的污染防治计划,并加以付诸实施.
【什么是电磁辐射?】
电磁波是一种物质存在形式,自从一百多年前麦克斯韦用理论形式证明其存在以来,人们对其的认识和应用在不断扩展着。它对于我们并不陌生,从古至今她就存在于我们周围。比如:阳光,闪电,被加热物体散发出来的热能等等。
阳光,波长在100nm—760nm,是我们视觉系统感知这个世界的信号基础,是万物生长的能量来源;是地球生态圈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人体本身就是个生物带电体,生物电流无时无刻不在人体的组织细胞间传递着信息。它产生的电磁场与天然电磁辐射因人类自身的进化繁衍有着良好的适应关系。就如同眼睛蛇可以感知红外线,蝙蝠依靠超声波来指导飞行和捕食一样。
随着电气和电子技术迅速发展,电磁能利用范围不断扩大,电子设备功率成倍提高,各种设备产生的大功率电磁振荡向空中辐射能量很强的电磁波,使地面上的电磁辐射大幅度增加。这种高强度的电磁辐射现象叫做人为电磁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