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0-10 10:05作者:李一老师
为了进一步为失业调控工作提供准确详实的依据,他们建立了失业动态监测制度。为提高监测数据的代表性,他们在国家规定的对市本级企业进行监测的基础上,把监测范围扩大到13个县(市)区,增加了检测行业、监测企业和监测人数。在认真采集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加强数据分析,形成分析报告,及时反映企业破产关闭、经济性裁员、产业结构调整、岗位变化、富余人员等信息,为适时开展失业调控提供了可靠依据。
在失业调控实施过程中,他们在总结以往做法的基础上,努力构建切合咸阳实际的失业调控体系,建立了“长效调控”和“应急调控”相结合的工作机制。在做好“长效调控”的基础上,适时开展“应急调控”。同时,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认真研究影响企业就业人数变化的原因,确定了根据情况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注重实效的基本思路。像前面对彬县某电力企业的及时调控,便是一种应急调控。
相反,对因技术改造升级,职工面临失业的企业,根据职工技术高低程度,分类安置,分步实施。如咸阳某钢管钢绳有限责任公司,是该市一家生产石油专用钢丝、钢绳的定点企业,近几年,该企业抓住发展机遇,投资7.5亿元进行厂区整体搬迁和技术升级改造。在实施过程中,企业面临老职工对现代化新设备、新工艺不适应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咸阳市失业保险经办机构及时给企业拨付失业调控资金,指导企业分类安置、分步实施。对技术骨干进行先期转岗培训920多人,实现重新上岗;对技术能力较低的300多名职工,通过培训安置到生产辅助岗位。
同时,对特殊行业职工面临失业的企业,根据行业及企业生产特点,指导企业,合理分流,进行企业内部人力资源重新整合。针对该市铁路建设施工企业较多,近几年承担的在建项目出现暂停施工,大量职工息工待岗,面临失业的问题。他们积极指导企业,将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富余人员进行合理分流,在企业内部进行人力资源布局重新调整。同时加大失业调控工作力度,拨付失业调控资金。特别是做好调整后的社会保险关系接续,做好职工社会保险关系的转接,解除职工后顾之忧。 咸阳是西北地区重要纺织工业基地之一,规模以上纺织企业37户,从业人数达12万余人。近来年,由于市场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等原因,纺织企业生产经营举步维艰,纺织职工收入普遍偏低,职工队伍不稳定。为解决纺织企业面临的困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赵正永书记专程来咸阳调研,作出“咸阳市一定要解放思想,统筹规划,围绕整个产业链,新思想,大力度,高水平地推进纺织产业的改造升级”的重要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