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7-23 14:22作者:才子老师
2揣摩全国卷的答案语言,转变答题的语言系统。
不同的命题者自有其独特的答案语言特点。考生如不熟悉这套语言系统,答题时总感觉对不上眼。以下题为例:
例10:(2014·新课标全国Ⅰ卷·40)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15分)
标准答案:背景:宋: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愤之作。牛: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长期从事科学研究。(15分)
这道题如果按照广东长期以来形成的答题思路和答案的语言系统,广东(专家)考生可能会给出如下答案:
背景:中国:政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束缚;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文化,程朱理学,三纲五常禁锢人心,科举制度的束缚;对外:海禁政策。
广东考生给出的答案很难切合标准答案,问题出在哪?仔细分析发现,命题专家对“背景”一次的理解不同。全国卷命题专家可能认为与材料现象具有直接性和相关性的历史事实才能称为“背景”;广东卷命题专家理解的“背景”往往是时代性、阶段性的。因此,全国卷的原因背景题答案具有直接性和相关性,广东卷的答案具有时代性和阶段性。这不是知识不够,也不是能力不足,归根结底是不适应全国卷的答案语言。
3加强材料阅读和主旨归纳的训练。
为超越版本差异,全国卷很少考具体的课本知识,而是尽量提供新情景,要求学生解决新问题。正因如此,全国卷几乎每道题都是材料题。材料阅读和信息提取能力就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广东考生习惯了精炼的,没有干扰信息的材料阅读,估计对材料的主旨把握能力会稍弱。
综上,经过对比,新课标全国卷与广东卷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对于广东师生,2016年高考,且难且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