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9-14 17:16作者:三水老师
2、缺少形象感和生动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理想、信念、信仰是一种极为抽象和深刻的概念,一般不生动具体和形象丰富,由一系列理论化逻辑概念和缜密思维逻辑而形成的理论体系。因而在大学生教育内容上不能一味地强调固定教材内容,单纯地运用抽象思维进行教学。因此理论性、崇高性、符号性知识体系的教育内容应转化为世俗性、形象性、生动性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势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教育效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通过制作图文并茂、绘声绘色的多媒体幻灯片,把以理服人和以德服人的抽闲思维教学转化为以情感人和以动引人的具体思维教学,以更为生活化、日常化和通俗易懂的大众话语,构建起立体的、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仰体系,走出符号化、抽象性和理论化的误区。
3、缺少引导力和主导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
面对多元文化和个性化的思想,大学生思想观念处于不断变化和更新状态,在思考和实践过程中形成不同的理想信仰和鲜明的文化特征,自然而然地就出现了信仰对象多元多样化、张扬个性性格等特点,有的信仰马克思主义,有的信仰非马克思主义,有的信仰资本主义,有的对宗教、迷信、上帝等其他神灵充满着虔诚或寄托着希望。无论是信仰何种,这在大学生理想信念中是一种不可取的现象,造成了信仰的模糊和淡化,挫伤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自信心和信仰的勇气,一定程度上冲击和动摇了对科学的马克主义信念的主导地位。
二、坚持理想信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地位要把握好几个基本原则
1、政治方向原则。大学生是学生群体中的佼佼者
和先锋代表,应该代表着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和前进动力。倘若大学生缺失正确方向、不讲政治原则、不举鲜明旗帜,则会迷失科学发展的方向,就会成为毫无内涵价值的空壳,失去生命力的灵魂一样,行动指南就会偏离,更能危机和损害到社会、国家和党前途与人们的利益。因而加强大学生理想信仰教育就是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和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教育的根本目标,始终要做到和坚持不渝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仰道路,不断坚定伟大马克思主义信崇高信念,以拥有共产党人精神力量为目标和行动指南。
2、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就是要从大学生自身个性、兴趣喜爱、年龄层次、心理发展等特点出发,对其进行分类指导,分层次分批次进行正面教育和有效引导。根据不同教育对象实施不同的教育内容,做到因人而异。在加强大学生理想信仰教育方面应注重分类实施,分情况分层次开展丰富多彩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同时还需在组织大学生理想信仰教育活动过程中应该结合其思想状况、成才经历、家庭背景等情况,给予正确引导和教育,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接受到党赋予的关怀和照顾,进而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