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7-20 13:57作者:才子老师
在国际经济发展史上,一直流行着“中等收入陷阱”经济发展现象,而此时我们中国的人均GDP正处于这个阶段。前段时间看过一篇有关收入这方面的文章,中产阶级的焦虑比中等收入陷阱往往更加令人担忧和可怕,文章的作者为清华大学苏世民学院的李稻葵教授,这恰恰也正是谈的有关市场信心的问题。
近10年后,是中国中产阶级成长最快的阶段,中国目前有着比美国更加庞大的中产阶级队伍,并且这个队伍还正在迅速扩大。近几年来,全球经济都在低迷徘徊,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市场竞争急剧激化,生活成本持续上升,股市、房市剧烈波动,以及未来的社会经济风险凸显,增加了中产阶层的焦虑感。
年轻的中产阶层焦虑感更为突出,他们殷切渴望实现他们的“中产梦想”——有房有车、体面的工作和较稳定收入;然而这个过程似乎障碍重重,购房焦虑或房贷压力普遍存在,就业机会、发展机会的激烈竞争导致身心疲惫,子女优质教育机会竞争更为耗钱耗力,最终导致这些中青年纠结于“逃离北上广”还是“重回北上广”的矛盾之中。
当然多数中产阶级对于自身财富积累、收入前景、生活质量不断改进、未来事业发展还是相当有成就感和满足感的,对个人和社会的未来发展前景还是抱有一定的信心。
综上所述:中产阶级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体部分,其焦虑和信心关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前程和信心指数。
四个自信如何理解?
7月1日,我们的党迎来了95岁生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谈到“四个自信”,勉励全党同志要“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历史恳切倾诉:坚定“四个自信”。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我们必须不断推进的伟大事业,又是我们开辟未来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便带领人民挺起脊梁、奋起抗争,百折不挠地进行了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让中国人民摆脱了近代后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苦难,让中华民族充满了对前途和命运的美好梦想,更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中国赶上时代,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而文化自信,是从历史深处走来的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5000多年文明发展所孕育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坚固底色。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关乎命脉的重要问题,不仅关乎中共自身,更关乎中国前途、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历史坚定地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所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宣扬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都是正确的,必须长期坚持、永不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