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0-17 21:26作者:王新老师
全国两会刚刚闭幕,又逢春暖花开之际,我们相聚一堂,共同为“2016中国汽车业十大工匠”颁奖,为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喝彩、加油。这不仅是见证汽车行业的一件盛事,更是在响应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工匠精神的号召,为进一步振兴中国制造业、打响中国品牌、讲好中国故事尽一份力。
在去年的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是“工匠精神”一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随后,工匠精神在国内产业界受到广泛关注和热议,也让“工匠精神”成为名副其实的高频词。今年,中央再次强调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质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
工匠精神之所以引发强大共鸣,是因为契合了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但产品品质并未达到世界一流,我国仍没有跨越低端制造这一阶段。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谈到了包括汽车产业在内的制造业变革问题“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怎样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优质制造”转型,怎样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这是各行各业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我国汽车工业大而不强,核心技术缺失是产业之痛、国家之痛,而工匠精神的主旨就是精益求精、自主创新,这正是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亟待弘扬的精神。在《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指引下,我国汽车业发展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要实现中国汽车产业的由大到强,提升自主车企的创新能力,提高自主汽车产品的质量和档次,需要工匠精神的支撑,需要一大批技艺精湛、严谨专注的能工巧匠。
《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为传播和弘扬工匠精神,助力实现中国汽车强国梦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宣传报道。《中国汽车报》作为人民日报社所属的行业权威媒体,深知在产业发展中承担的责任,一直在持续探讨和明晰工匠精神到底应该具备怎样的中国特色内涵、时代内涵和汽车产业内涵。因此,《中国汽车报》第一次启动这一活动,并准备将这一活动持续下去,和产业一起探寻工匠精神,呼唤工匠精神的回归,将工匠文化深深植根于汽车产业。在2016年的获奖者中,既有奋斗在生产和制造一线的工人,也有专注于汽车设计和研发的技术工程师,更有扎根一线、紧盯质量的管理者,他们岗位不同、职位各异,这也说明在行业的各个层面和各条战线,都离不开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