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6-21 22:14作者:王华老师
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和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工作。重点开展了以凉山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为主的自然科学研究和以民族文化资源和边远地区管理为主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建有各类科研平台14个,其中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9个,与四川大学联合共建实验室1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承担国家、省、州、企业等各类科研项目996项,投入经费1.03亿元。获各级各类科研成果奖43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11项,四川省哲学社会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项,四川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12项,凉山州科技进步奖61项,凉山州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10项。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936篇,出版科技专著197部。选育作物新品种21个,获国家专利117项。推广转化科技成果68项,取得社会经济效益15亿余元。
学校积极拓展素质教育和创新创业。立项建设122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先后三次被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近几年,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技能竞赛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200余项,获全国大学生网络商务创新应用大赛特等奖一项、2015年获四川省第二届青年创业大赛一等奖一项,并获创业基金奖励;学生获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居全省高校前茅;近四年新生平均报到率连续达96%以上,毕业生就业率多年保持95%以上,2005-2011年被评为“四川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德国、英国、新西兰等国家的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科技交流与合作关系。有美国、英国、俄罗斯、菲律宾、波兰、巴西、秘鲁、韩国等国留学生在校就读。2005年,被评为“四川省教育外事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秉承“审慎明笃”的治学精神,以“明德、乐学、求实、至善”为校训,坚持“应用性、地方性、民族性”办学特色,构建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在服务地方、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等全面实施转型发展战略,努力把学校建成全国民族地区知名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应用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