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8-17 10:07作者:三水老师
3.元杂剧常识:
1)结构一般以一本四折为单位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四折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矛盾
的起、承、转、合四个过程。所谓“折”,即现在戏剧中的“幕”,每一折都是戏剧情节发展的一个段落。
2)“楔子”,相当于现在戏剧的“过场戏”。作用是补充说明情节,又不影响剧情
的紧凑简练,是戏剧冲突更迅速有力地推向高潮,但决不允许将楔子加在最后。
3)采用的曲调是北曲,吸收了宋金词、曲和诸宫调的成分,比较高亢激昂;
4)演唱形式,每折只有一个主要角色独唱(旦本/末本),其他人都只能说。
4.王实甫《西厢记》
1)故事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会真记》,但将其改编为反封建的自主爱情主题。
2)五本二十一折,体制宏伟。
5.纪君祥历史悲剧《赵氏孤儿》
1)元杂剧中的现实主义杰作;《太和正音谱》评其词曲风格,喻为“雪里梅花”;
2)法国伏尔泰将其改编为《中国孤儿》;
3)第一个传到欧洲,也是18世纪唯一在欧洲流传的中国戏剧,对18世纪欧洲的戏剧文学和戏剧舞台演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南戏《赵氏孤儿记》、明代传奇《八义记》、清代京剧和地方戏《八义图》、近代京剧《搜孤救孤》均改编于此。
6.郑光祖痴情传奇《倩女离魂》
1)元杂剧“四大爱情剧”之一,代表了后期元杂剧创作的辉煌。
2)题材出自唐传奇陈玄佑的《离魂记》,在情节和语言上受《西厢记》影响;
明传奇
——中国戏剧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以南曲为基础而兼收北曲的新体制,以昆山腔为主,题材方面则“十部传奇九言情”。
1.李开先《宝剑记》
1)改编自《水浒传》,讲的是林冲与高裘之间忠与奸的斗争;
2)昆曲《夜奔》改编于此,侯永奎、李少春、裴艳玲都以演《林冲夜奔》而知名。
2.梁辰鱼《浣纱记》
1)昆山腔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其流行借助于此;
2)所谓“不多出韵,平仄甚谐,共调不失”;
3)内容为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交战的故事中交织了范蠡与西施的爱情曲折;
4)取自《史记•吴越世家》和赵晔的《吴越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