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0-11 02:44作者:才子老师
杭州市政府日前宣布,自5月起推行市级机关公车改革,市局(副厅)级以下一律取消专车。与此同时,市里给公务员发“车贴”,“车贴”按级别分9档,最低每月300元,最高(局级干部)每月2600元。目前,杭州第一批21家单位200多辆公车已被封存,准备向社会公开拍卖。
每个月2600元“车补”,算下来能赶上普通城里人月收入的两倍了(200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而一个月22个工作日,一天补118元,买的油(油价5.93元/L)也够一辆出租车跑一天了。要单从算术的角度说,2600元/月的“车补”,至少这“车补”的标准还有这标准确定的过程,都不能说是合理的。
再者,按级别给“车补”,拿的最多的局级干部实际上未必比拿的最少的科员办事多、出门多,一旦“车补”打到卡里,虽说只许用于叫车、乘公交车、打的、加油吧,但该跑下面区县的人还愿不愿意跑,真肯跑去的人“车补”又够不够用呢?毕竟乘公交车、打的、加油意味着私用也是可以的。
更何况,如果说公务员公车私用、乱配专车是一种错误,那么取消专车改发“车贴”是不是另一种错误?这算不算是把不合法的福利“洗白”成合法收入呢?
要从以上那些角度看,“车补”当然是退步的。但是从更实际的角度算笔经济账,您也许会发现“车补”对纳税人来说是划算的。就算局级干部每月要拿2600元“车补”,但总比专门养一台公车的费用低很多。一台二三十万的公车,开上10年报废,加上维修、保养、加油外带专职司机的工资待遇等等,恐怕要数倍于“车补”。至于按级别发“车补”,而不是实报实销,那是因为现在的公车用车体制就是按级别分的:局级干部有专车、处级干部用公车、科员出去办事看情况,如果全盘推倒,比如按住的远近、按乘公交的标准发“车补”,这样大动干戈的车改还能搞得下去吗?
至少从控制公车开支总量、多少让一些钱回到纳税人荷包的角度说,拿“车补”取代公车是进步,即使这半步要靠妥协、赎买的形式前进,那也是需要勇气的。真正值得郁闷的是,车改乃至“车补”本身并不是个纯粹的新鲜事物,早几年在许多地方实行过。
比如说,2004年南京等地就实行了“车补”式公车改革,当年报道之热烈程度还有引发的议论跟现在差不多。然而一晃5年过去了,公车改革怎么样了?公车的数量是多了还是少了?含“车补”的公车支出是减少还是增加了?含公车支出的行政支出又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很少有报道,更别说公开数据了。从国家公车开支年年大增的消息里,我们只能做出这样的猜测:各地都在搞车改,但旧车统统拍卖了,新车又悄没声买回来了;“车补”发下去了,公车却慢慢回来了;搞车改的领导走了,而“车补”却成为福利固定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