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罗章龙是毛泽东的同学,由于日本曾是辛亥革命的策源地,东西方科学文化的桥梁,国内赴日本留学之风颇盛。罗章龙赴日本留学由新民学会资助。
1918年春,新民学会在长沙北门外的平浪宫聚餐,毛泽东还到码头送行,当面交给他一封信,说内有诗一首相赠,就是这首题目为《送纵宇一郎东行》的七言古风。
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赏析:
这首诗融叙事、写景、议论与抒情于一体。诗人通过送别纵宇一郎饯别时的心境描写,抒发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并把这些想法与愿望,直抒胸臆告诉友人,勉励他为国、为民、为实现时代赋予了我们的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其中充满了依依惜别之情和浩然之气,大大超过了一般意义上的送别诗。
这首七言古诗是一首送别诗,全诗共分五层:第一层,云开衡岳积阴止,天马凤凰春树里。年少峥中屈贾才,山川奇气曾钟此。白云亮了,南岳衡山积压的阴雨已消散,天马山、凤凰山还留有春天的树木。开篇两句,为我们点出了送别的时间、地点,也寓意祖国江山正在逢勃的春华里,让人们感到生机蓬勃。少年英雄,峥嵘奋发,心怀屈原,贾谊之才。因为屈原、贾谊都出自湘楚这个灵秀之地,青山秀水的灵气特别钟情于这个湘楚大地。曾国藩曾有句云:连水湘江俱有灵,其秀气必钟英哲。三、四两句为朋友东行去干一番事业,作勉励之词,制造气氛,也以历史上年轻杰出的屈原与贾谊,来衬托纵宇一郎也是一个有才能的人,更应好好学习。开头四句为人们描绘了一种壮观的送别场面。
第二层,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洞庭湖水涨连天,艟艨巨舰直东指。诗从第五句开始,转入送友的主题。您走了,我要为您高歌一曲,鲲鹏展翅击浪从此开始了。第六句鲲鹏击浪,比喻纵宇一郎东行的壮举与气魄。当时日本与中国有着尖锐的民族矛盾,到日本留学因难重重,极不安全,故有鲲鹏击浪之说。纵宇一郎东行,就连洞庭湖、湘江水也高涨起来,水连着水,天接着天,大型巨舰正要向东直接进发。此时诗人不但为你歌唱,连洞庭湖、湘江水也感动得卷起波浪,摇曳苍天。七、八两句,诗人给我们勾勒了一副水边壮行的送别图:船马上就要开航了。第三层,无端散出一天愁,幸被东风吹万里。丈夫何事是萦怀,要将宇宙看梯米。在这出发之前,人们感到庆幸的是,不知怎的满天的愁云散出,却被万里东风吹得无影无踪,出发却是一个极好的天气。九、十两句表面上在写天气,实际上在写友人。劝说友人,大丈夫不要为小事萦怀于心,而应该把诺大的宇宙,只看作如小米那么大,把世事看作平常,这是对朋友的殷殷之情,也体现了毛泽东年青时巨大的襟怀。
第四层,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从君理。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名世至今五百年,诸公碌碌皆馀子。1917年毛泽东发起组织的新民学会宗旨就是要改造中国和世界,并亲自起草其章程。那么,要治理世界,必须先从自身做起,先要修身、养性、齐家,然后才能治国、平天下。毛泽东引经据典。《孟子·公孙丑》中孟子曾云: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这就是说:五百年就会出一批名人。《后汉书·祢衔传》曰:常称曰: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馀子碌碌,莫是数也。意思是说,天将降大任予我辈同仁,开辟新天地,非吾辈莫属。历史的重任已落到我们肩上,莫负于时代的重任,应当拼搏向前。十三句至十八句,从历史与现实的高度进行论述。
第五层,平浪宫前友谊多,崇明对马衣带水。东瀛濯剑有书还,我返自崖君去矣。诗的最后四句,点明送行的主题,回应开头。诗人与一批新民学会的同仁,为去日本的纵宇一郎在平浪宫前把盏饯行,临别之际,有着叙不完,道不尽的友情。长江口的崇明岛和日本的对马岛,只隔着一衣带宽的水面,隔海能相望。天涯若比邻,大家会心心相印,书信往返不断,但送君千里终须别,饯行后我自回去,而你却已远去了。此处表现了作者和纵宇一郎的依依惜别之情。最后一句,化用《庄子·山水》中的送君者皆自崖而反,吾自此远矣!表现了毛泽东深厚的文化底蕴,也点题园诗。
毛泽东历史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