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12-30 07:59作者:李天扬老师
佳节将至,“元旦”一词的由来!你知道其意思吗?
再过两三天,一年一度的元旦佳节就要到来了,现在的元旦指的就是公历的1月1日,也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比较有趣的就是由于世界各国所处的经度不同,时间也不同,因此“元旦”日期自然也有所不同。
而中国历史上的“元旦”最初并非是现在的公历1月1日,而是指的是夏历(又称农历或者阴历)的正月初一,后来也就是在辛亥革命后,当时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说白了就是为了与世界接轨,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叫“元旦”。
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确定以公历的1月1日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国又被称为“阳历年”或“公历年”。然而“元旦”一词是我国的“土产”,虽然在中国农历中已沿用4000多年,但现行公历的“元旦”为1949年所定,随着2019年的到来,它只有“70岁”而已。
“元旦”一词从字面上的意思也是蛮好理解的,在古时的中国“元”即开始,第一的意思,凡数之始称之为“元”;“旦”则是一个象形字,也就是早晨的意思,上面的“日”代表太阳,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个字结合起来,就引申为新年开始的第一天。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有现存文献记载的):“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正月初一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时期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历代的元月也并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汉武帝起,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
“元旦”有许多称谓,如元日、元正、元辰、开年、元春、上日、华岁等,但在诸多称谓中还是以称“元旦”最普遍,时间最长久。
我国古代关于元旦的传说,流传最广的应该是尧、舜、禹时期,尧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部落联盟”的首领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