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8-08-03 13:40作者:李一老师
“五大发展理念”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创新理论和政治主张,追求辩证发展、整体发展与系统发展,致力于优化结构、增强动力、化解矛盾、补齐短板,领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大发展理念”也体现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三者相互统一、相互融合,共同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四、总体战略:“四个全面”
“四个全面”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出发,逐步提出并形成的全面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战略布局,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宏大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宏大目标。“红船精神”“红旗渠精神”和“北大荒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以实现民族复兴为己任的精神。新形势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应历史,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阐明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逻辑关系。他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本质依旧是发展,在发展中又增添“五大发展理念”的新内容,更加重视发展的质量和发展模式的创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我们的小康还是全国各民族的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他还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主体。“把党内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广泛团结起来,把国内外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汇合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此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需要强大的科技创新力量。
(二)根本动力:全面深化改革。历史已经证明,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临新的复杂形势,通过不断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的经验和教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这将为实现全面发展的跨越打牢基础。
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中存在诸多改革的因子,“韶山精神”“小岗精神”和“特区精神”等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创造源泉。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全局性工程、协同性工程和利民性工程。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三)现实保障:全面依法治国。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便在法治道路上不断探索。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历史经验与现实任务,科学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理论,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依法治国的新思想和新论断。十八届四中全会做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整体,必须维护党的执政地位与领导地位。具体到每个党政组织或领导干部,便必须在法治轨道上造福人民。全面依法治国的“法”必须是良法,既体现全体人民意志的法律,其中蕴含着“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等精神。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如何实现这个总目标呢?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第一,要切实增强宪法意识,推动全面贯彻宪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第二,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通过全社会共同参与,依靠良好的环境,实现人人自觉维护法治权威。第三,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各级领导干部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方面肩负重要责任,所有干部都要行动起来,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楷模。总之,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战略主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法治之路。